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15章 取名開元

 “從今往後,皇孫的當以‘開元’為名。若是有望榮登大寶,年號亦為開元。” 

 在場之人聽聞,雖然知道這不合禮法,甚至有損天子之威。 

 但事到如今,沒有什麼比讓小皇孫活著更重要。 

 永徽帝當即點頭:“朕許之。” 

 李常笑並不意外他會答應這個條件,繼續說起了第二條。 

 “貧僧早年修道,知曉有一法門,喚作‘玄元太上經’。皇孫週歲之後,即需與貧僧前往涼州修道,十年不得回長安。” 

 這…… 

 相比與第一條,這第二條聽著可就有些難以接受了。 

 拋開血親的羈絆,堂堂嫡皇孫離京十載,這恐怕對日後即位國朝,會產生不小的影響。 

 有關這一點。 

 武皇后和永徽帝沒有表態,而是將選擇的權利交給太子。 

 太子緩緩起身,眼神有些疲憊:“太師祖,不知本宮與內人,可否前往探視。” 

 “可以,”李常笑點點頭:“但不可久居。” 

 “既然這般,那…有勞太師祖了。” 

 …… 

 永徽二十三年。 

 持續了數年的儲君風波,終於因為皇孫李開元的降世,暫時得以平息。 

 白雲寺。 

 李常笑與王安當日一別,十年不見。 

 不久前,王安剛從武陵太守的位置調回長安,有關他的封賞尚未擬定。 

 但是以王安在武陵為官五年的政績來看,肯定是能進入三省的。 

 假日時日,又是一個不下於父親和叔父的大員。 

 他的面貌相較十年前沒有多少變化。 

 整個人依然飄飄若仙,彷彿是不染凡塵一般。 

 只不過,他這些由於投身公務,倒是不像從前那樣詩作頻繁了。 

 早年有人將王安與盧升之、楊令明、駱觀海四人並稱當世的“四傑”。 

 “四傑”之中,唯有王安的仕途通達。 

 只不過,他的詩賦也不再如三人那般經典頻出。 

 這般看來,挫折才是詩賦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