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12章 江南盛事

 滕王府 

 滕王下令將於七日後的重陽在滕王閣設宴,款待白雲寺東來神僧與文中聖賢嫡長孫。 

 消息傳出不久,整個洪州都震動了。 

 洪州各縣邑的名士紛紛起身,連夜趕向豫章城。 

 不光是洪州,周圍相鄰的饒州、潭州、撫州、嶽州接連有名士趕來。 

 其中既有是想一睹李常笑真容的。 

 畢竟早在武德、貞觀兩朝,李常笑的佛法名聲就傳遍天下了。 

 這是能與大唐高祖皇帝扯上關係的高僧,千百年之後,少說也會有一兩部野史和志怪專門來記載他。 

 李常笑算一個,洞玄真人算一個,王演算一個。 

 除此之外,西行天竺取經的玄奘,他也姑且可以算上。 

 時至今日,雖然兩位帝王的時代早已落幕。 

 但李常笑這個昔日的餘暉,總歸是還能讓人掛懷,某種程度上透過他,似乎可以窺見一角大唐立國之初的崢嶸歲月。 

 另外有一部分,是專門為了王安而來。 

 這位儒家聖賢的子孫,又是朝廷的登科進士,尤新一代的大唐文人中同樣具有不小的名氣。 

 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是嶽州之人。 

 他們有打算踏著這位聖賢子孫,還有正值鼎盛的滕王閣,重新迎回屬於岳陽樓的時代。 

 不止如此,連長安的文人墨客都聽聞了江南的這一盛況。 

 大明宮 

 永徽帝親手提筆,寫了“滕王閣”這三個字。 

 他對李常笑有足夠的信心,知道這位師祖肯定會安排一個大場面。 

 永徽帝坐鎮京中無法親臨,索性就以御用金匾來表達支持。 

 滕王府 

 要說滕王也沒想到,自己的一紙告示居然會引起這麼大的波動。 

 他看著李常笑,面露擔憂:“師伯,這場面是不是太大了。萬一搞不好,本王這數十年積累的清譽可就毀於一旦了。” 

 “你還清譽,”李常笑橫了他一眼:“多大一個人了。” 

 聞言,滕王靦腆一笑。 

 李常笑給了他一個放心的眼神:“貧僧這般歲數,難道還會戲耍你不成?若是王安不爭氣,貧僧做主還你一篇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