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04章 進士科目

 “這倒是一件好事。”李常笑贊同道。 

 如果說在今天之前,興盛詩文還是大唐文人和君臣打造風骨的一次嘗試。 

 那麼當科舉中存在“加考詩賦”以後,學詩固然會成為不少文人躋身朝堂的一種依仗。 

 久而久之,出口賦詩終將成為唐人日常的一種習慣。 

 李常笑忽然想起東皋山的詩板,又問道:“你搜羅了這些詩文,其中有不少是偏於格律,恐怕未必會被接受,打算要如何處置。” 

 “畢竟是草創,弟子覺得不該苛求格律。”王功神色鄭重:“弟子打算將這些詩文抄錄,獻一份給翰林院,餘下的交由門人收好。” 

 “如果其中有一、二首得以流傳世間,也算是無愧我這詩宴了。” 

 …… 

 同一時間,大明宮 

 深夜 

 永徽帝仍在批改公文。 

 這時,武照端著一碗親自熬煮的參湯過來。 

 “陛下,先將湯喝了。” 

 “多謝照娘。”永徽帝聽到熟悉的聲音,抬頭一笑,將硃筆和公文放到一旁。 

 武照替他將雞湯和竹箸擺好,這樣永徽帝可以更輕便些。 

 永徽帝接過湯,趁著熱往嘴裡舀了一口。 

 濃烈的湯水在口中化開,還有老參提神的奇效,一下子讓永徽帝覺得精神不少。 

 他面露訝異:“照娘,今日這湯的方子是什麼,竟格外的有效。” 

 聞言,武照捂嘴笑了一下,坐到永徽帝身旁,柔聲答道:“這是臣妾在白雲寺找到的,當年大師留下過一些藥膳。臣妾見陛下龍體勞頓,這才拿來試試。”c 

 “照娘真是體貼,”永徽帝一臉感慨,“不過朕的身子,近來的確有些吃不消了。” 

 “那陛下要注意休息,您的身體可經不起折騰。” 

 面對武照的關切,永徽帝笑得欣慰,但也回答得很乾脆。 

 “朕也想休息,卻又不敢休息,”他的笑容有幾分苦澀:“父皇和皇祖替我大唐立下基業。傳到朕手裡不過六年,已有了頹落的勢頭。” 

 “朕知道自己的才幹不如父祖,所以唯一能做只有盡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