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03章 東皋詩會

 永徽六年,四月 

 東皋子王功放出消息,要在東皋上設立詩壇,以詩會友。 

 一時間,不少文人墨客響應號召而來。 

 其盛世不亞於王演在世時,天下儒者雲集龍門的景象。 

 …… 

 東皋山下。 

 一輛從京兆駛來的馬車停下。 

 車伕揭開帷簾:“老爺,小少爺,這裡就是龍門。” 

 不一會兒,車裡走下一位中年模樣的男子,還有一個八歲左右的小子。 

 這兩人是京兆杜氏的族人。 

 中年男子名喚杜守仁,正準備前往洛州鞏縣赴任。 

 這小子是其長子杜審言,打小就喜好詩文,尤其是東皋子王功留下的一首《野望》。 

 奈何早在杜審言出生之前,王功就已辭官歸隱,再沒有詩文問世。 

 如今王功設下詩壇,以詩會友的消息傳出,杜審言心中的激動可想而知。 

 杜守仁拗不過他,這才將杜審言帶來。 

 他佯裝不滿道:“為父醜話說在前頭,如果你這小子被趕出來,就必須去文中私塾。” 

 “嗯!”杜審言重重點頭:“爹,孩兒一定會拜在東皋子名下的。” 

 “行了,為父在山下等你。”杜守仁催促了一句,倒沒有繼續說什麼。 

 …… 

 自打東皋子出山的消息傳出之後,永徽帝大為重視。 

 他下旨絳州刺史,務必全力配合東皋子。 

 有了朝廷力量的幫助,昔日曾經荒蕪的東皋山,一下子又繁華熱鬧了起來。 

 杜審言拜別父親,沿著山道往上。 

 徒步登山,這是見到東皋子所要經歷的第一道門檻。 

 杜審言一路行走,途中遇到不少上山和下山的讀書人。 

 他們的年齡基本都比杜審言大一輪。 

 杜審言一介孺子,在這之中格外顯眼。 

 “小兄弟,你這麼小的年紀就知道要學詩文,比我當年可上進多了。” 

 一個穿著白衫,頭戴方巾的青年緩緩走到杜審言身旁。 

 青年談吐不凡,舉止有度,讓人看著就生出好感。 

 杜審言被誇得不好意思,行了一禮:“小弟杜審言,謝過兄臺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