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92章 佛法渡國

 唐蕃兩國使者相會,於邊境設立唐蕃友好碑。 

 吐蕃局勢,暫時歸於安穩。 

 蜀王李元康再度返回。 

 朝廷的封賞又一次到達,以蜀王之身,兼領劍南道兵馬元帥。 

 …… 

 貞觀十五年,五月 

 大唐文壇再度起了震動。 

 東皋子王功,終於將他十餘年前留下的半首詩給補全了。 

 下四句:“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無論意境還是胸懷,皆在原有的意境上有所超脫。 

 “由東皋一山,直指田園閒趣。” 

 一時間,不少天下名士蜂擁著前往絳州龍門。 

 若說從前只是單純拜謁文中先生,想要聆聽當世聖賢的至交。 

 時至今日,又多了一個目的。 

 親眼一睹東皋山,是否真的如東皋子筆下那般,以詩文寫景,當真是演繹了何謂妙筆如畫! 

 …… 

 雍州,參軍府 

 王福抱著一個襁褓小兒,坐在屋簷底下。 

 “小安子,你從祖終於成詩了。為父品鑑過,這詩當真是巍峨。” 

 襁褓小兒眯眯眼,彷彿是真的在認真傾聽。 

 王福放下手卷,輕輕抱著小兒:“小安子。你爹我,從小也有個當詩中劍仙的夢。” 

 “可惜蹉跎了一輩子,劍法沒能替國立功,詩詞之上更是寸業未建。” 

 “小安子,你要給爹爭一口氣。” 

 襁褓小兒翻了個白眼,假裝昏睡了過去。 

 這時,屋裡走出一個素衫的清麗女子。 

 女子莞爾一笑:“郎君,怎麼又在逗小安子。他還這麼小,哪裡知道詩是什麼。” 

 這時王福的正妻,安氏。 

 王福搖搖頭:“夫人此言差矣。學詩當要從娃娃教起,如今我大唐文壇被二叔的一首詞句力壓,他也就此名滿天下。” 

 “為夫預料,未來的大唐文壇,恐怕又會詩詞而產生不少的名家,千載之後又是名家薈萃,共襄盛舉的一場文人盛世。” 

 “爹與二叔等不到。我興許可以見證,但苦於年老而無力。唯有小安子,他有幸親臨這盛世!” 

 安氏盈盈一笑,並不反駁王福。 

 她徑直伸手,直接將兒子抱了過來,柔聲道:“妾身不知道文壇的盛世可否回來。但是為孃的小安子,他現在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