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70章 東皋王功

 藩國來朝,萬象更新。 

 爆竹響,屠蘇醉,新桃符。 

 大明宮中傳來一陣宏亮的鐘鼓,原本波瀾不驚的長安,一瞬間又點起了萬家燈火。 

 白雲寺 

 李常笑披著袈裟踏雪出屋,天上月光正盛。 

 他手中捧著一個小陶罐,來到蓮池旁,撒手從中摸出一把魚糧。 

 嘩嘩譁! 

 池中的鯉魚很快有了反應,撲騰著水花,掀起一重重波瀾。 

 李常笑眯著眼,喃喃自語:“這大冬天的,連魚兒都知道要儲備糧食過冬。” 

 話音剛落,有一道人影疾速飛馳而來,雲影獵獵,步法很是了得。 

 來者穿著深黑勁裝,身形頎長,五官如雕刻般分明。 

 李常笑連看都沒看,直接開口:“功小子,回來了?” 

 這人正是王功。 

 王功滿臉笑容湊上前:“弟子參見師尊。” 

 “不錯,去了一趟東皋山就能引起這麼大的動靜,興許你老王家的祖墳,當真是建在文曲廟前的。” 

 李常笑點了點頭,眼中頗有幾分玩味。 

 不久前,王功回了一趟通化老家,途經東皋山,留下了四句小詩。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這本就只是王功見景有感而發,並非有意為之,所以會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遺憾,彷彿這詩還缺了更重要的下半篇。 

 恰巧這詩文被前來拜訪王演的儒生聽去,詩句的名聲隨之就傳開了。 

 倒不是辭藻浮華,或是意境優美。 

 勝在格律。 

 短短的二十個字,集成了駢體文的平仄,還有五言古詩的格式 

 雖只是一首未盡之詩,卻給了文壇諸公指明瞭一個吟詩作賦的新方向。 

 唐詩! 

 顧名思義,唐人的詩,是隻屬於大唐自己的詩律! 

 這半首詩的影響很快由儒門,擴散到朝堂,甚至最終傳到貞觀帝的耳中。 

 貞觀帝大手一揮,下旨冊封王功為“東皋子”,與開國縣子等同,不過沒有食邑的封賞。 

 可即便如此,只憑半首詩就躋身勳貴之列,也算是震古爍今了。 

 李常笑盯著自家徒弟,露出了一個揶揄的神情:“東皋子,貧僧有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