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67章 建元貞觀

 “陛下果真是念舊情的,青牛道宗的掌教,恐怕九泉下都會感戴。”李常笑似是想起什麼,不由感慨道。 

 三國亂世終結,天下道教興起,藥王、龍虎、武當三大祖庭瓜分氣運。 

 青牛道宗常年置身事外,歷時三百載,終究是有了沒落的趨勢。 

 若非涼州李氏扶植,恐怕早就斷了傳承。 

 武德帝也想到這青牛道宗,一瞬間也滿是懷念:“不瞞老祖,朕幼時也隨青牛掌教修行過。道宗的傳承依舊,可門庭卻日漸冷落。” 

 “常言酒香不怕巷子深,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在朕看來,這話不盡然,至少道宗弟子是無愧先人的。” 

 李常笑微微頷首,算是贊同了這句話。 

 可惜世事無常,終究不會因一個人的念頭而變,哪怕這個人是大唐皇帝。 

 …… 

 七月,天子正式下詔退位。 

 太子李元和登基,建元貞觀。 

 至此,武德帝退居太上皇,帶著一應宮人從大明宮遷至太極宮安居。 

 大唐進入貞觀時代。 

 貞觀帝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提拔自己的一眾親信。 

 秦珩、徐績、單忠、杜知禮、尉遲敬等等,盡皆擢升國公之爵,這讓大唐的國公一口氣增添了十三位之多。 

 不過貞觀朝的國公,在食邑上比起武德朝有明顯的下降。 

 哪怕食邑最高的徐績,也不過才兩千戶,其餘國公更是隻有千戶出頭。 

 反觀武德朝,國公最低是三千戶,其中房孝衝作為國公之首,食邑足有整整四千戶,只差一千就趕上了宗室郡王。 

 名義上是尊奉太上皇,但用意大夥都心知肚明。 

 減少國庫開支。 

 如今大唐建國不久,經過這些年的休養生息,國庫的開支尚有少許盈餘。 

 時過境遷,宗室的數目總會有增長。 

 若不早早削減用度,恐怕將來會成為拖累國朝的一筆糊塗賬。 

 …… 

 貞觀帝即位,大唐的附屬國派遣使者入朝。 

 其中既包括薛延陀、大賀氏契丹這等大唐扶持的鄰國,也包括從前的西域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