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4章 無形之手

 李常笑沒有薛褒這麼樂觀。 

 他搖搖頭:“這梁山水泊縱橫,哪怕知道有真兇藏匿,也難以緝拿歸案。屆時朝廷責令下來,於事無補。” 

 聞言,薛褒陷入沉思,過了一會兒才開口:“大師,你看二賢莊可行否。” 

 “嗯?” 

 “我族昔年與單氏之父有過一段善緣,而今單氏兄弟就在近郊,興許知道些什麼。” 

 李常笑面露恍然,點點頭:“不失為一記妙方。” 

 …… 

 接下來的半個月,張果調來八千齊郡郡兵,連同四州聚攏的兵馬,攏共一萬兩千餘士卒,開始對梁山進行盤查。 

 同時,朝廷從徐州調來精銳,協助張果剿滅境內的響馬勢力。 

 一番折騰下來,國庫的耗費已經不止五十六萬兩白銀了。 

 奈何——這群響馬像是從人間消失了一樣。 

 李常笑與薛褒已經立過功勞,被張果特別允准返回曹州。 

 意味著:無論結果如何,他們已經可以從這件皇綱案裡摘出了。 

 立功與否暫且不嚴,最次也是功過相抵。 

 薛褒對這個結果已是滿意至極,一時詩興大發,作了一首《夏晚詩》 

 “流火稍西傾。夕影遍曾城。高天澄遠色。秋氣入蟬聲。” 

 李常笑抽空前往觀摩了一番,順手將薛褒的詩稿原文收好,準備用來豐富自己的收藏。 

 薛褒表現得很大方,甚至還贈與李常笑其餘幾副詩稿原文。 

 譬如《昔昔鹽》和兩首《出塞》,這讓李常笑也有些意外——薛小子竟還是個邊塞詩人。 

 他忽然反思起來,自己替薛褒躲過了禍事,某種程度上是否也影響了大詩人的創作。 

 左思右想,李常笑最終發現,這問題是沒有答案的。 

 誰說擅於描繪亂世的詩人,在歌頌盛世時就一定會不如呢? 

 …… 

 又過了三日。 

 張果在搜捕梁山而不得之後,終於開始伸手到四州之境了。 

 這可是二賢莊綠林最活躍的地區。 

 李常笑知道,有些人快要坐不住了。 

 晌午。 

 下人通報徐績來訪。 

 李常笑望著自己這位不太安分的弟子,神情溫和:“徐小子,今日來訪,莫不是醫書已經掌握?” 

 徐績一聽到“醫書”二字,頓時覺得牙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