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48章 京兆杜氏

 …… 

 三國二十二年,秋 

 海西漁港 

 一座新的神廟建成,裡面擺著一尊巨大的龍像。 

 其下篆刻“庇佑四方海龍王” 

 整座漁港的漁民先後過來上香,手裡寬裕的會插幾支香火,手裡緊張只能磕幾個頭。 

 莫說漁民,就連漁港的主人孫枝都領著一眾管事來拜會。 

 他雖然心中疑惑,為何李爺要授意做這事,不過看在筋骨丸的份上,孫枝是不會介意這些的。 

 而且對漁港本身而言,肯定也是希望風調雨順的。 

 只有底下的漁民活得多、過得好,他們漁港才有得賺。 

 …… 

 海龍王廟設立的一個月,海西一帶漁民的傷亡果真有明顯減少。 

 近海之地風平浪靜,日子一長,連帶著扶余商賈停靠的數目也有明顯增加。 

 消息傳到徐州刺史耳中,他特意將海西縣令金鈺喊去褒獎一番。 

 金鈺從中得到好處,於是也幫著海龍王廟的興建,由西城一地擴散到其餘三座片區。 

 僅僅半年光景。 

 海西以北的朐縣和海西以南的鹽港也開始有了海龍王的供奉。 

 然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坐在酒樓裡。 

 李常笑眼前有一副水鏡般的畫面,裡頭映射著夷洲之地的景象。 

 中山王孫牧到任,在吳國士卒的幫助下,迅速鎮壓當地土著的反叛,收攏那些示好的部族。 

 偌大的中山城建立在夷洲西面瀕海。 

 島上還有相當大的叢林區域,等待這些中山國的第一批子民探索。 

 李常笑思考著面前的圖景,再度抬起一指,亶洲土著的畫面也浮現眼前。 

 一位王服打扮的女子,正在用一種未明的語言發號施令。 

 這是邪馬臺國的女王。 

 李常笑腦海中閃過有關的訊息,面露感慨。 

 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其中少不了受遠洋船隊的影響。 

 前不久,孫符將一頂“親吳倭王”的金印賜下,算是確定了宗主國和附屬國的名分。 

 不過眼下亶洲處於戰亂,吳國朝廷並沒有介入的打算。 

 相比亶洲而言,覆滅魏國才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