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43章 雄主暮年

 其中的緣由,李常笑很快明白了。 

 原來是涼國的緣故。 

 且說涼帝董穎逝世之後,太子董文在武王呂溫的輔佐下登基。 

 呂溫是太祖賜封的一字並肩王,又有從龍之功,單論在國朝的威望甚至在新帝董文之上。 

 他手中的兵權,很快由幷州延伸到司隸和冀州、荊州,變相是掌握了除涼州以外的兵馬調度權。 

 考慮到討伐漢王受挫,呂溫索性將目標轉向毗鄰的魏國。 

 近來魏國隨著老一輩將領離世,新一代的將領顯得青黃不接,導致防守力量大有落後。 

 不只是魏國,連吳國也存在這種問題,只是孫符和孫謀父子鎮壓,沒讓這一切問題暴露出來罷了。 

 至於涼國,他們可就沒這個顧慮了。 

 涼國的強盛從來都不是靠將領,而是靠呂溫。 

 只要他還在,涼國就能通過不斷吸納兵馬,再現往昔幷州鐵騎的風采。 

 十萬騎兵揮師向東,沿途勢如破竹。 

 呂溫繞開曹魏兵力最重的鄴城,反而繞道向南攻取兗州的土地,先後斬殺曹魏將領十餘人。 

 其中最有名,當屬曹魏宗室的名將,曹賁。 

 這位年近花甲的老將,在與呂溫的對戰中不慎被梟首,連帶著兗州一線的兵馬折損和被俘近半。 

 曹魏勢力大減。 

 司馬氏這些年佈局於兗州的努力一朝破滅,這才是送走司馬宣的最後一根稻草。 

 …… 

 當然,這些消息也是從酒樓聽來的。 

 漸近年關,海邊的風浪愈來愈大,雖說魚價也有一日日拔高,但李常笑不會為了這些錢銀去找額外的罪受。 

 說的冠冕堂皇些:不與同行爭利。 

 他整日流轉於街邊坊市,頂著這張凶神惡煞的臉嚇唬人,也算是平淡日子格外的一份消遣。 

 …… 

 三國十七年,二月 

 魏帝宮 

 昔日一代雄主曹瞞,將譙郡曹氏一步步帶大,發展成今天的大魏國。 

 縱觀青史,這等作為也是足以留名的人物。 

 可人壽終究難敵天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