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66章 交個朋友

 他們神通廣大,見多識廣,消息靈通得不是一星半點 

 一來二去,李順打聽到了詳細的內幕。 

 原來,那些被查封的酒樓大多和長安朝廷有著或多或少的瓜葛,幕後的東家是長安權貴及親眷。 

 李常笑聽了覺得格外有意思。 

 想必是朝廷的一紙聖旨,惹得國公府不忿,所以給朝堂老爺們送福報了。 

 不止如此,李順說完這些,臉上眉飛色舞。 

 “公子,俺聽說,咱們的酒樓入了官爺的眼?” 

 李常笑來了興趣,“哦?說說看。” 

 …… 

 原來,這一切還是源於三文一碗的“燒刀子”。 

 隴西民風彪悍,胡漢並雜,雖說受了中原王朝的影響,但性子還是偏於躁動。 

 說的簡單些:喜歡搞事情。 

 哪怕大家都控制分寸,沒有弄出什麼傷亡,仍舊給城中巡捕造成不小困擾。 

 畢竟涼州作為中原到西域的必經之地,城中治安和風評都是會影響歷任縣令升遷的。 

 而這個困擾了無數代縣令的難度,終於在李記酒樓開業後得到緩解。 

 這說法還是落在三文錢一碗的燒刀子上。 

 早先大夥兒囊中羞澀,沒有掙錢的活計,一整天大半是閒的,這不是隻能打架和摔跤找樂子。 

 可是李記酒樓開業後,有更便宜的酒水不說,還能讓大夥兒賺些外快。 

 酒樓每日寅時,都會招攬有氣力的漢子到東山提龍泉水,一趟路給三文錢,不要錢的折成一碗燒刀子或一碟茴香豆。 

 這龍泉水都是釀製白酒的上佳妙物。 

 這一來一回可謂兩全其美。 

 酒樓得了實在而且拓展人脈,城中閒漢也能自己掙酒喝。 

 正因如此,酒樓裡常常能看到有兩個八尺壯漢,靠在腳落裡,吹著一碗燒刀子,捏著一粒茴香豆。 

 哪怕放在長安腳下,這都是一等一的好良民。 

 臨洮縣衙的諸位大人洞察經過,對立下不世功勞的李記酒樓投桃報李。 

 不僅阻止小吏無事生非,甚至還派巡街的衙役看場子,整一個就是關係戶的待遇。 

 …… 

 李常笑聽明前因後果,頓覺著縣令是個妙人,於是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