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33章 戰功之危

 華元和諸葛朗只在書頁,還有旁人的吹噓中聽說過長安的繁華,嚮往久矣而未能一見,現在好不容易有了機會,自然不能錯過。 

 …… 

 臨安元年,七月。 

 涼州傳來捷報。 

 響應太平軍叛亂的羌胡和義叢胡都被平定。 

 坐鎮益、涼二州的“搖光將軍”張包,也被青牛道宗的高手擊殺。 

 餘下的渠帥也都死傷殆盡。 

 至此,新朝境內只剩河北,山東的太平軍依舊作亂。 

 隨著大勝接連,朝廷的態度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平叛期間,朝廷由於國庫錢糧不足,於是聽任世家大族自行募兵平叛,並依照戰功封賞官職。 

 幷州、冀州、揚州、荊州等多州的郡國官職,都被封賞給有功之人。 

 刨除少數出身低微的有志之士,其中相當大一部分的官職,都落入世家大族的手中。 

 他們得了朝廷名分,而且又招募了大量部曲和士卒。 

 一旦局勢恢復平穩,那些分散天南地北的郡縣,將成為一個個掌握獨立兵權的小王國,聽調不聽宣。 

 屆時,哪怕司隸依舊有帝王坐鎮。 

 可放眼全天下,朝廷不亞於名存實亡。 

 這種情況可比太平軍肆虐還要嚴重的多。 

 有憂切國政的老臣上奏請命。 

 關中王大為重視,開始著手準備戰後的收尾工作。 

 最大的變化,是改變戰功授官的難度,將提官和升官所需的戰功大舉拔高,以減少朝廷繼續封官的力度。 

 同時,關中王提拔王氏宗親,把他們分封到郡縣。 

 雖然宗親子弟能力有限,卻也聊勝於無,總比外姓人更值得信賴。 

 還餘下一點,用於拉攏死忠朝廷正統的老臣,尤其是飽受儒學薰陶的巨儒們。 

 他們一心苦讀聖賢,擁立朝廷正統。 

 是再合適不過的盟友。 

 關中王頒佈政令前,是權衡過各方利益的。 

 幾家起兵最早的士族,手中已經掌握了相當數量的官職和兵馬,成為朝廷政策的既得利益者。 

 雖然最新政令會損害他們的利益,可並不足以逼反士族,反而會形成一批與朝廷共生的擁躉。 

 真要放任世家割據一方,那朝廷的威嚴可就徹底成了笑話。 

 這是王氏一族絕對不能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