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26章 將將相熊

 太和十年,五月。 

 聖旨出,各州刺史搖身一變,成為手握兵權的州牧。 

 次日,涼州州牧死於府中。 

 同日羌胡北宮潯、義叢胡李約起兵叛亂,響應太平妙宗舉事。 

 唐國公李煥連忙調集兵馬,組織平定涼州境內的禍亂,朝廷此刻自顧不暇,下旨由唐國公暫代州牧 

 另一面。 

 尚在草原的皇甫孝和接到聖旨。 

 當即放棄繼續攻伐的想法,連夜整合大軍,準備回國救駕平叛。 

 可底下的人卻動了別樣心思。 

 一來朝廷搖搖欲墜,威望不勝從前,他們手裡掌握兵馬,變相是得到話語權,不可同日而語。 

 二來不甘就此收手,好不容易再創鮮卑,勒石燕然的功績近在眼前。一朝放棄,則往事皆空,弟兄的死傷全成了消化。 

 尤其是南方徵募的步卒,他們千里迢迢北上,可不能說走就走了。 

 …… 

 終於—— 

 臨行前一夜,軍中發生叛亂。 

 南方士卒以相鄰為黨,聚集了數萬人,請主將收回成命,繼續征討鮮卑。 

 皇甫孝和見有人違抗軍令,當下就要將他們一一拿下。 

 隸屬他直部的兵馬,經過連番作戰,還剩步卒六萬餘,騎兵三萬餘,攏共十萬兵馬。 

 在皇甫孝和一聲令下,只用了半日就攻破營帳,將叛亂的將領殺死。 

 只不過,餘下的叛軍潰散。 

 有的逃亡幷州,有的則跑回草原。 

 一番折騰下來,本就經歷苦戰的大軍再度減員,而且士氣大不如前,厭戰的情緒迅速瀰漫。 

 班師途中,他們有意放緩速度,想要拖延回京的期限。 

 皇甫孝和不欲惹眾怒,只得寫信以各種緣故暫緩。 

 …… 

 大新國內。 

 刺史改州牧後,州牧們立即招募兵馬,其中以幽州、幷州、兗州、益州這四州的規模最大。 

 麾下的刺史,郡縣的豪族,同樣大肆招攬民夫,購買奴僕。 

 一時間,因饑荒和戰亂引發的流民潮,竟然有了縮減的勢頭。 

 更有甚者,由於招攬不到民夫,於是假裝盜匪公然劫掠人口,以妻兒作脅迫,強徵男子作為部曲。 

 以汝南袁氏為例。 

 依託汝南太守的名頭,短短半月增設了五千餘士卒,靠著袁氏百年累積,足以養活這麼多兵馬的日常所需。 

 而增兵之後,他們立即將目光投向太平軍。 

 倒不是為了表效忠心,而是不欲放過立功的機會。 

 明眼人都清楚,太平軍雖有百萬之眾,但其中九成烏合,只有一成堪為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