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20章 朝廷震動

 南陽郡,杏花山。 

 李常笑趴在搖椅上,手裡捧著一杯冰茶,目光落在水潭的水面。 

 整個水面彷彿太極陰陽兩面,鮮明的分隔成兩塊,映射出不同的畫面。 

 陽面是縣丞府的場景,陰面是張府的場景。 

 見張伯祖離去,李常笑的嘴角勾起,悠然開口。 

 “現在知道錯,晚了!” 

 說罷,他指尖攢動,水面的場景再度變化。 

 一張包羅天地的輿圖浮現,赫然是大新十三州疆土。 

 其中以冀州、兗州、徐州為首的地界,悉數變成了明黃的顏色。 

 李常笑念頭微動,長城以北,草原的場景浮現。 

 …… 

 冬雪化去,前線大軍的士氣卻降低不少。 

 一來是日子過得狼狽,二來是將軍口中的糧草,遲遲沒有運到。 

 其中幷州、幽州、涼州這三州的騎兵還好,時常經歷這種苦寒的天氣。 

 倒是南面的步卒,有不少凍傷了,到現在也沒恢復過來。 

 反觀鮮卑,他們重新連接起部族,整頓兵馬,這讓原先佔據主動地位的大軍陷入被動。 

 雖然士卒損傷不大,但對軍心無疑是個打擊。 

 皇甫孝和只得幾番組織騎兵,向來犯的鮮卑部族發起反攻。 

 相較之下,步卒的作用就顯得可有可無。 

 除去消耗糧食,外加唉聲嘆氣,再無任何作用。 

 這是以皇甫孝和為首的一眾北方將領,對南面派來的士卒的看法。 

 在此驅動下,軍中內部漸有摩擦。 

 士卒以同鄉抱團,反而打破了原先的編制。 

 上下指揮不靈,更是讓步卒方針暫時失去作用。 

 皇甫孝和數次出面勸阻,眼見效果不佳,乾脆聽而任之。 

 不過就眼下局勢而言,他們一時半會是回不去了。 

 長安城,玄極宮。 

 太平妙宗叛亂的消息傳出。 

 太和帝即刻派兵鎮壓,眼下大軍在外,手中可用的士卒相當有限。 

 單論精銳而言,只有南衛和北衛堪為支柱。 

 權衡再三,太和帝當即下旨派南衛東出平叛,各郡縣兵馬齊力響應。 

 士族最初聽到消息時,也是懵逼的。 

 太平妙宗?造反? 

 兩個在他們看來完全不搭噶的事情,竟然合攏到一處去。 

 不過現在可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 

 更要緊的是,截糧一事。 

 汝南袁氏,弘農楊氏,下邳陳氏,河內司馬氏。 

 他們四家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沾邊了。 

 尤其是楊不群,他多番前往大陸澤,肯定被張譙留了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