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6章 士族謀議

 太和九年,八月。 

 新朝大軍直入草原,先後攻滅了錢部鮮卑和尉部鮮卑,共計繳獲奴僕和牛羊萬餘。 

 西面的南匈奴單于率部馳援,再度包圍了西部鮮卑的主力。 

 一樁樁捷報傳來。 

 太和帝龍顏大悅,連夜傳旨皇甫孝和,要他加快進軍,將鮮卑王的頭顱帶回。 

 隨著大軍的深入,後方運送輜重的民夫也被迫北上。 

 他們中又有相當一部分,由於水土不服半路染病,甚至死於途中。 

 軍中小吏將此事上奏,最終送達太和帝面前。 

 太和帝再降旨,徵召民夫至前線。 

 恰逢秋收,加之瘟疫的餘悸未散,糧食收成本就縮減。 

 這封徵召民夫的聖旨,無疑加重了糧災的窘迫。 

 …… 

 南陽郡,杏花山。 

 李常笑領著一眾山民,在後山開墾出一塊塊田地。 

 他從體內海島中取出黑土,與新成的田地混合,使其可以立即用作耕種。 

 除此之外,他還把這些年種植果樹的經驗,傳授給山民。 

 沒有野獸的困擾,加之外野林木重重,竟然將肆虐的瘟疫隔絕在外。 

 縱觀當世,或許杏花山可以算作是一方世外桃源。 

 李常笑發現這一切時,也倍感驚訝,當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既然如此,索性做的更加徹底些。 

 他讓白龜領著一群小弟,繼續開闢深山的地界。 

 自己除了日常治病,得空就提起鋤頭,剷除路旁的雜草,開闢出一條阡陌的小道。 

 小道不深,一眼就可以望到頭。 

 山民自家的雞啼和犬吠,遠遠就能聽得一清二楚。 

 反觀涅陽城。 

 作為毗鄰司隸的城池,有相當一部分的青壯,都被徵召到前線。 

 只剩下老弱婦孺在家中。 

 城外賊匪聚集作亂,城內的地痞流子再冒出頭。 

 由於縣尉出城征討賊匪,帶走了絕大部分縣卒,導致城裡的武備空虛。 

 只有寥寥幾個都頭勉強維持秩序,黃嚴自身武力超群,加上有縣丞宗默替他撐腰,隱隱成為這些都頭的領頭人。 

 他親自出手,先後擊斃了十餘名作惡的地痞,吊屍於城頭,初步樹立起威望。 

 縣令考慮到治安,破格提拔黃嚴擔任巡檢,統率餘下的縣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