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4章 功蓋元鼎

 太和八年,四月。 

 董穎率部擊破了西部鮮卑,斬首五百餘,俘獲牲畜千頭。 

 李煥替他表功。 

 沒過幾日,朝廷的聖旨下來。 

 提拔董穎至幷州,擔任雁門郡廣武縣的縣令。 

 到底是涼州走出去的人才,李煥親攜美酒替他餞行,這是唐國公府拉攏人才的一貫做法。 

 董穎也不例外。 

 李煥穿著國公禮袍,手持酒爵,“孤以此酒,恭賀董校尉升遷。” 

 董穎受寵若驚,當即回禮,“若非公爺替某表功,董穎未必有今日。提攜之恩,董穎莫不敢忘。” 

 他的表情很是誠懇,言辭也真摯極了。 

 李煥微微一笑,並沒有當真。 

 到底是大儒的後代,無論怎麼沒落,不可以等閒視之。 

 不過他沒有揭穿董穎,而是順著話頭往下。 

 “董校尉在外,如有不勝,可隨時返回涼州。孤與涼州百萬子民,都是校尉永遠的後盾。” 

 董穎大喜,態度更恭順了幾分。 

 …… 

 南陽郡,杏花山。 

 李常笑於半山支起攤子,替前來的問病的患者醫疾。 

 外頭的瘟疫仍舊肆虐。 

 涅陽城的情況雖有好轉,卻沒有持續太久。 

 一來,南陽郡其餘城邑的難民流入,導致瘟疫再度擴散。 

 二來,朝廷橫徵暴斂,導致糧食不足引發饑荒,逼死了大批百姓,屍體久陳又產生了新的疾病。 

 張伯祖舉族全出,依舊無法兼顧全城百姓。 

 而百姓大多窮苦,無力支付診金,一時的義診當屬醫者仁心,值得稱頌。 

 可若將希望全都指望於此,顯然不現實,而且也不應該。 

 這還不是最要命的。 

 近來城中醫者嚴重不足,致使有些渾水摸魚、心思不正的人混雜其中。 

 他們要麼醫術不精,要麼乾脆不懂醫術,只會誆騙錢財,事後還將人治死,當真是庸醫典範。 

 縣衙方面雖然多有留心,而且公開處死了幾位庸醫,依舊沒有起到應有的震懾作用。 

 亂賊對朝廷喪失敬畏。 

 縱觀古今,這是秩序崩潰,天下大亂的前兆。 

 李常笑能做的,不過竭盡所能,醫治好面前的患者。 

 他想起前世聽過的杏林董奉,想到這是杏花山,還有些得天獨厚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