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1章 太和元年

 桓章九年,七月。 

 外戚杜氏因罪下獄。 

 六大士族趁勢發動文官勢力,奪回了大半朝堂權位。 

 涼州,金城郡。 

 石城。 

 羌胡的騎兵佔領了城池,卻沒有大肆殺戮。 

 可涼州刺史府上報的奏摺,分明寫了羌胡破城以後大肆屠戮。 

 朝堂武將大為震怒,紛紛請命出兵。 

 文官豈會讓他們掌握兵權,當即針鋒相對。 

 不過,並不是反對出兵。 

 文官也不是傻子,知道倘若放任羌胡肆虐,一旦涼州淪陷,他們也討不了好。 

 於是轉取迂迴的策略,比如責令唐國公府出征,又或是增兵馳援涼州刺史。 

 左右不過是朝廷支取金銀,總比讓那群沒腦子的武夫得勢要好。 

 最終,由戶部撥出八十萬兩銀子,用於涼州添置兵馬,還有出兵作戰之用。 

 …… 

 唐國公府,李煥收到銀子,並不含糊。 

 他分出三十萬兩,下撥給國公府麾下的鑄器坊,打製兵器和馬具。 

 另外三十萬兩,作為軍費,支應糧草和輜重的運輸。 

 至於最後二十萬兩,留於主帥分配。 

 一來二去,朝廷撥的銀子花得乾乾淨淨,一分都沒有藏私。 

 這是歷代唐國公的一貫做法。 

 雖然時常向朝廷賣慘,但是得來的銀兩,絕不挪用任何一分。 

 要麼改善軍械,要麼直接造福百姓。 

 這日。 

 李煥面前站著位年輕小將。 

 隴西臨洮人,名叫董穎,祖上據說是漢代大儒董天。 

 說來有些魔幻。 

 昔日董天奉承漢帝,對諸子百家的其餘門派趕盡殺絕。 

 而坐鎮西北的魯王收留了最後一批百家門徒,並且延續至今,依舊保留著形制,享受國公府的薪俸。 

 譬如墨家,他們因時而變,將“兼愛天下”改為“兼愛百姓”,投身於農具的琢磨,倒是出了不小的成功。 

 涼州的水利和農業都大受益處。 

 其他諸如農家,醫家,名家,法家等,都有弟子傳承學問。 

 只有極少數消亡塵埃。 

 時至今日,董天的後人淪落涼州,當真是世事難料。 

 董穎,自幼勇武過人,二十出頭就有了二流高手的武力,曾親手斬殺匈奴裨將,大破匈奴騎兵。 

 而且是個有野心和報復的,自然入得李煥的眼,平日就多有提拔。 

 這次出兵金城郡,將由董穎帶兵。 

 至於具體的關節和事宜,李煥並沒有多加告知。 

 說白了,信不過。 

 …… 

 桓章十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