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03章 殺身成仁

 始皇十九年,八月。 

 南郡被破。 

 朝廷大軍從漢中出,揮師益州方面的叛軍。 

 崔道退守武陵郡。 

 他手裡還掌握著一支水軍,憑藉江河之利,成功阻擋了朝廷的攻勢。 

 眼見朝廷勢頭正盛,再這麼下去,荊州兵敗只是早晚問題。 

 崔道眼珠子一轉,決定在其他地方施力。 

 比如,孫仁,現任新朝丞相。 

 他是從武陵郡走出去的。 

 如今武陵侯帶頭叛亂,要說對孫仁沒有影響,是絕對不可能的。 

 只不過由於眼下朝廷文武的默契配合,將這一層關係的影響暫且遮掩。 

 一旦崔道刻意放大這件事,未必沒有重燃的可能。 

 他的底氣,來自長安諜者的情報。 

 “孫仁親眷,並不在長安中。” 

 也就是說,當日出手的劍道強者,並不是來自長安。 

 放在戰前這不算什麼,孫氏族人的下落,甚至會成為令崔道頭疼的一件事,因為他失去了掣肘孫仁的倚仗。 

 可當反旗舉起時,原先頭疼的糟心事,反而會成為助力。 

 一個足以將孫仁置於死地的助力。 

 打定主意。 

 荊州密探再度出動,一同行動和的還有武陵侯麾下的江湖高手。 

 江湖路子野,傳遞消息最快。 

 兵貴神速,正是如此。 

 …… 

 半個月之後。 

 司隸附近,有關當朝丞相勾結叛軍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大敵當前此事尤為致命。 

 孫仁手握監察之權,當流言涉及自身時,很快就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 

 出手遏制,豈不坐實了崔道的汙衊。 

 放任自流,一旦軍情傳至前線,只會引起更大的波動。 

 無論選擇哪一種,孫仁都會陷入尷尬的境地。 

 猶豫片刻,孫仁作出決定。 

 他授意下屬出面遏制,自己則連夜進宮。 

 普天之下,能夠證明他清白,有資格替他分辯的,只有天下至尊。 

 新始帝,王涼。 

 只要王涼下旨澄清,一切謠言不攻自破。 

 前往玄極宮的路上,孫仁有九成把握,天子會替他出面。 

 可是,當王涼看著他,淡淡問出一句。 

 “汝家小今何在。” 

 孫仁的坦然頓時消失,取而代之是徹骨的絕望。 

 他知道,自己陷入一個死局。 

 非己身不利,敗在人心之謀,敗在君心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