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92章 天子排面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這句話在此刻表現的淋漓盡致。 

 李常笑走出醫館,發現不少人都在議論新任郡丞,說的不是什麼好話。 

 更有甚者,將義陵縣令也帶上了。 

 他粗略掰手。 

 發現新朝建立正好十年,義陵更是昔日蒙受福廕,享受過稅賦減免。 

 剛開始時,所有人心懷忐忑。 

 隨著大局穩定,一項項舉措深入人心,百姓對新朝的日益信服,同時也習慣了寬鬆的稅賦。 

 如今一朝改變,確實不容易。 

 這也側面印證了一點:王涼試圖用低稅賦收買百姓,舉措成功了。 

 可相應的,他的威望基於此,一旦有所變動,積聚的威望必然一落千丈。 

 李常笑面露思忖,用後世語言,王涼如今的處境可以說是被民意捆綁。 

 動彈不得,進退為難。 

 …… 

 各州郡的異姓諸侯,也先後得知長安大禮的消息。 

 他們未必到場,可禮數上的誠意一點都不能少。 

 除去金銀恭賀,還當有各式奇珍寶物。 

 遼東侯公孫滿,將庫存的一支二百年多年的老參獻上。 

 唐國公準備了一匹產自大宛的汗血馬王,體型壯碩,豐俊神武。 

 南匈奴單于專程命人打製了一尊半丈金人。 

 若禾王獻上一塊潔白無瑕的寶玉。 

 …… 

 大禮的日子將近。 

 少府令作為皇家內庫的掌管者,將諸侯上呈的禮單一一記錄,最終交到王涼的手中。 

 王涼一襲玄袍靠在龍椅上,目光緊盯著禮單。 

 起初滿是喜悅,甚至還湧出一股豪情,氣吞萬里如虎。 

 可當他翻遍整個禮單,唯獨少了一個名字。 

 王涼眉頭微蹙,沉聲問道。 

 “高句麗呢?” 

 “回陛下,高句麗未曾遣使。”少府令低下頭。 

 “朕知道了。” 

 王涼語氣平靜,示意少府令退下。 

 待人走後,他的臉很快黑了下來,目光掃向輿圖上屬於高句麗的方向。 

 “當教爾等番夷,何謂尊君,何為敬畏。” 

 …… 

 始皇十年,五月。 

 義陵城。 

 縣衙傳下命令,停止一應街坊活動,需當留於家中,替陛下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