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75章 小李大夫

 這座宅院花了李常笑八十兩銀子,接手以後,李常笑又大施拳腳,將裡裡外外翻新了一遍。 

 他在院子正中鑿了一口水井,順便在宅院底下挖了一座地窖。 

 這年頭,可沒有不許私自擴建的規矩。 

 有一身內力在手,原本只有方圓五丈大小的院子,硬是被他開拓出了一片新天地。 

 除此之外,臨街的一間鋪子也悄然改姓了。 

 從今往後,姓李。 

 李常笑開設醫館,閒暇之餘坐堂。 

 義陵縣城那頭,他花了些許銀子打點,算是獲得了行醫的許準。 

 至此,又一段日子開啟。 

 …… 

 孺子帝元年。 

 王太后的身份再度抬高,是為太皇太后。 

 漢帝年少無法理政,王太后總攬大權,提拔自己的親信,形成了一股後宮勢力。 

 另一面,新野侯出面,向太后推舉王涼,請求賜官。 

 王涼自幼喪父,在新野城長大,拜於大儒顏雲子的門下。 

 顏雲子對這位天賦卓絕,人品出眾的弟子誇讚不已,早早地就替顏雲子在儒家積累了相當名望。 

 是以,當新野侯舉薦王涼的時候。 

 各郡國的儒生,甚至太學的博士和夫子都有出面。 

 這讓王太后的警惕放下少許。 

 哪怕其餘大臣勸阻,依舊給王涼封了官。 

 黃門郎,輔佐陛下處理朝政。 

 自那之後,他每日兢兢業業入宮,克己守禮,早出晚歸。 

 平日閒暇時,會舉辦文會。 

 延請各方名流大士,交流聖人學問,言辭間對董天的儒學頗為奉承。 

 除此之外,他還將俸祿和積蓄取出,資助落魄儒生,美其名曰:宏承儒法。 

 一頓頓操作下來,替王涼養足了好名聲。 

 哪怕忠於大漢的臣子,還有老孺,都下意識地將王涼與王氏分割。 

 …… 

 孺子元年,七月。 

 民間流言四起,其中大半是關乎太后和王氏的。 

 什麼太后把持朝綱,壓迫漢室忠臣。 

 那些只發生在話本中的情節,一下子跑到現實,對百姓們來說,可比話本要精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