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74章 孺子漢帝

 與此同時。 

 一輛馬車駛入長安城。 

 馬車中,儒袍青年閉目養神,指間套著一塊血色玉扳指。 

 任憑外頭的喧譁如何,整個人彷彿一座雕像,不為所動。 

 最後,馬車停在新野侯府。 

 四名護衛打扮的壯碩男子側立路旁。 

 見來者走下,神色恭敬。 

 “吾等見過涼公子。” 

 儒袍青年“嗯”了聲,靜靜走入府中。 

 …… 

 一日過後。 

 王道左溘然離世。 

 原先他的位置,換成了一位看似人畜無害的青年。 

 青年腳下一左一右倒著兩名華袍男子。 

 其餘人則縮在角落,不敢噤聲。 

 看向青年的表情,既有恐懼,也有憤恨。 

 青年悠哉地把玩扳指,幽幽吐字。 

 \"諸位叔伯對王涼抱有敵意,無妨。同為王氏族人,老祖宗既選王涼繼任族主,王涼便有責任,帶領王氏完成先祖宏願。\" 

 “今日之後,願叔伯們各有計較。一切以族規為中,如有違犯,莫怪王涼不念同族之情。” 

 輕飄飄的話語,夾雜著三分狂妄,七分威脅。 

 一眾王氏長輩的臉色難看。 

 他們揮袖走出。 

 當晚,長信宮迎來了一群王氏族人。 

 他們擔心被王涼排擠,選擇投奔至太后麾下。 

 明面上,王太后與王氏,兩者共同進退,榮辱與共。 

 可初元帝離世,讓這種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 

 出了喪期,迎立新君一事迫在眉睫。 

 劉氏宗親,還有漢室老臣抱團取暖,成為了遊說太后的一派。 

 另一面,大部分王氏子弟,礙於老祖宗遺命,聚攏在新野侯身旁,實際聽從王涼調度。 

 王涼接任族主,立即著手整合全族力量,將一切反對的聲音遏制。 

 所以,迎立新帝的權力,最終落到太后的手中。 

 關於新帝人選,又有些許分歧。 

 劉氏宗親考慮大局,提議迎立建寧帝幼子,江夏王劉臺。 

 一眾老臣心思通達,知道不能逼太后過甚,提議由江夏王的嫡子劉興即位,這份提議得到了部分王氏族人的贊同。 

 王太后久居朝堂,手段和眼界不同往昔,知道這是老臣向她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