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66章 鐵官徒亂

 倒不是怕犯了什麼忌諱,而是因為打仗需要錢糧,還需要徵發士卒。 

 元鼎初年,大漢兵丁盡出,傾國之力討伐匈奴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距今不過二十載光景,在場有不少人就親歷過,印象當然深刻。 

 那段時間,每家每戶勒緊腰子,日子艱難,毫不亞於秦末時期的動亂。 

 一方面要應對朝廷徵收的稅目,另一方面還得擔驚受怕,倘若大漢戰敗,那群茹毛飲血的匈奴野人將屠城防火,燒殺擄掠。 

 所幸,大漢勝利,這所有人談起戰爭,依舊會聞虎色變。 

 李常笑默默傾聽,手裡啃著半隻燒雞,心中卻思索。 

 倒不是與他記憶中的片段重合,那般久遠的事情,李常笑早都忘了大半。 

 而是這起義的時機,未免有些蹊蹺。 

 尤其是“光復大秦”,這就顯得尤為荒謬。 

 大漢建立至今,歷經五代帝王,已經經歷了六十九年。 

 李常笑算是少有的親歷者。 

 可即便是他,一定程度上也開始適應漢廷的存在。 

 六十九年,那是橫跨了四代人的征程。 

 百姓更迭,世事變遷,足以將大秦留在民間的印象磨滅。 

 哪怕是大秦皇室後裔治下的西北,百姓們只會記得唐侯,記得魯王,對大秦最多隻有模糊的概念。 

 至於光復大秦,分明是屁話。 

 李常笑掐指推測,一道玄妙的氣息充斥心間。 

 不一會兒,他的臉上浮現出瞭然的神色。 

 “果不其然,又是璋兒的後裔搞出的動靜。” 

 感慨之餘,李常笑也多了幾分身為旁觀者的淡然。 

 出於私心,他明知此舉或有惡果,卻打定注意不會去幹涉。 

 正如當初大秦傾覆,他沒有人前顯聖,改動大局那樣。 

 長生世間久矣,人間冷暖大都釋然,要說唯一留下的,僅僅只是“華夏”和“神州”的烙印。 

 非我族異類,其心必誅。 

 至於旁的,李常笑沒有摻和的想法,當亂世的流民,或是太平的野犬,全都只是一念之間,不失為人間歷練的一種。 

 收回心思,他又夾起一塊油渣,“咔嚓”咬碎,繼續聽二錘子顯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