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65章 元鼎駕崩

 兩日後。 

 南衛將軍李匡,大太監陰疑,二人調動兵將,奉旨迎淮安王入宮。 

 與此同時,駐紮司隸的北衛將軍,暗中得到傳喚,調集北衛全軍戒嚴,防止郡國方面的異動。 

 建章宮。 

 淮安王接掌了建章宮和長樂宮兩宮的兵馬,具備了一定的自保之力。 

 他當即將王妃與世子接到建章宮。 

 未央宮處,元鼎帝棲居的大殿佈置了重兵防守,每一步就有十名士卒盯梢,可謂銅牆鐵壁,戒律森嚴。 

 因為梁王的介入,宗室中不同的聲音得到壓制。 

 可到了朝臣的層面,淮安王受到的阻力要大得多。 

 長安群臣團結在一起,倒不是鐵了心反對淮安王即位,而是希望逼迫淮安王做出讓步,以維持自身現有的利益。 

 淮安王何等心性,知道眼下可不是退步的時候。 

 邀買人心,示敵以弱,兩者的結果相同,可意味卻截然不同。 

 天子與朝臣的博弈蘊藏其中,誰若是露怯,對方必會乘勝追擊。 

 一旦成勢,未來數十年的君臣朝堂由此奠定。 

 淮安王不甘心受制於人,可礙於眼下實力不足,只能藉由奏摺的往來,隔空與朝臣進行博弈。 

 陰疑和李匡坐視一切,並沒有插手的意思,他們憑藉擁立之功,就足以保全餘生了。 

 倘若繼續摻和,只會交惡朝臣,以淮安王如今的勢力,不足以開出讓他們涉險的回報。 

 淮安王心裡著急,卻是想到了岳家,當即藉由王妃的渠道,向王家求援。 

 魏郡。 

 王道左接到淮安王親筆,知道這是收穫的時刻,一道道命令經他之口下達,王家龐大的機構徹底運轉。 

 一方面,他傳令王家的當代家主,要他拜訪各家郡望,發動王家數代積累的人脈和人情,最大限度替淮安王造勢。 

 其中包括潁川荀氏等姻親,以及一眾師生故舊的寒門,甚至遠在涼州的唐侯李氏,王家都送去了帖子。 

 唐侯雖然不看好王家,可念在同出一源的份上,還是願意鼎力相助。 

 作為大漢全境最強的勳貴,涼州李氏全力施展下能夠撬動的力量,是相當可怕的。 

 譬如隴西郡,由於毗鄰涼州的緣故,自是受了李氏的影響。 

 與之相同的,還有北地郡的世家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