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64章 願者上鉤

 於是,陰疑率先開口,坦露心聲。 

 “伯爺與咱傢俱受皇命,承蒙陛下器重。今陛下抱恙,為江山社稷計,卻是還需伯爺與咱家同心協力。” 

 一句話點名初衷,同時也讓李匡的臉色緩和。 

 只要陰疑這老太監沒有勾結皇子,雙方還是可以合作的。 

 緊接著,陰疑再度開口。 

 “咱家深知,伯爺或許無能信賴。既是如此,請伯爺道明人選,能成與否,可容你我商榷。” 

 若上一句話是深明大義,這句話就稱得上謙卑了,哪怕李匡不喜閹人,卻也相當受用。 

 他思略再三,可腦子裡並沒有多少關於皇子的印象。 

 畢竟元鼎朝的前二十年,一直都是太子穩居儲位,李匡從未考慮過擁立皇子的事。 

 心裡是這般想,李匡沒有表現出來,他打算聽聽陰疑的想法,再做決定。 

 明面上,李匡以退為進,將機會留給陰疑,算是抬了臉面,姑且論作一番人情。 

 陰疑心裡如明鏡,可他心底卻是有想法,倒也不退卻。 

 相比顧左右言他惹人芥蒂,陰疑直接切入主題。 

 “咱家以為,當立皇七子劉渠。” 

 此話一出,李匡稍皺眉頭,有些不確定地問道。 

 “淮安王?” 

 陰疑點頭表示肯定,“伯爺不知,數月前,大殿中……” 

 接下來的時間,陰疑講明瞭當日陛下,對淮安王妃的寬容,以及專程打聽淮安王府的事。 

 一絲一毫,沒有隱瞞。 

 李匡聽完全程,倒沒有全信。 

 他的腦中略過關於淮安王的印象。 

 “生母低微” 

 “外放封地” 

 “娶王氏女” 

 這每一點,似乎都能透露出些許意味。 

 生母低微,意味著外家孱弱,不會如同魏家那般心存謀反。 

 外放封地,意味著久離京城,對京城世家不熟絡,根基淺薄。 

 娶王氏女,這本來沒什麼,可聯想到“王氏獻鼎”一事,倒是解釋了天子的偏頗。 

 很快,李匡皺起眉頭。 

 “魏郡王氏,本伯記得,第二任梁王妃也出自魏郡王氏。” 

 陰疑頷首表示贊同,他知道李匡的顧慮。 

 “王氏能否坐大,尚在其次,可梁王身為陛下胞弟,是唯一在世的先帝子嗣。若得梁王支持,則宗室安矣。” 

 說完這些,他悄悄上前,在李匡的耳邊低語。 

 “伯爺若不放心。大不了你我盯緊些,一旦魏郡王氏動了心思,手中握有秘衛與南衛,大軍出動,覆手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