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26章 天漢駕崩

 匈奴草原,左大將部。 

 李常笑座下的弟子又多了些,雖然他們都是衝著能重獲自由而拜入門下。 

 不過,對李常笑而言這不重要。 

 他需要的從來都不是所謂的衣缽傳人,畢竟費盡心力教出一名弟子,到頭來弟子還走在他前頭,未免有些浪費心力了。 

 李常笑想要的,是有人將《百草隨筆》傳出去 。 

 不需要全部,哪怕僅是隻字片語都行。 

 只要傳的人夠多,時日漸久,當那些零散的知識最後成了百姓口中的常識,他的目的就達到了。 

 天漢三十年,四月。 

 正是匈奴驅牛羊放牧的時候,李常笑領著幾名弟子上山採藥。 

 在教授醫術時,他同樣發現了不足。 

 最要命是那低到可憐的識字率,簡直是人均文盲。 

 別說通讀這晦澀冗長的藥典,哪怕隨手寫一封書信都困難。 

 李常笑不擅長教人識字,乾脆採用笨辦法。 

 他用筆墨將草藥的模樣手繪了下來,傳下去供弟一一子辨認,同時背記草藥的功效。 

 因著弟子的來源不同,教授的草藥方子同樣會有差異。 

 譬如匈奴子弟,倘若只教他們中原特有的草藥,簡直不亞於對牛彈琴,即便學有所成也無用武之地。 

 漢人子弟亦是如此。 

 待紙上的功夫掌握,還得讓他們實地見識藥草。 

 這才有了今日之行。 

 狼居胥山。 

 一連數月,李常笑與弟子們的足跡遍佈大山的角落。 

 弟子們見識了草藥的神情,同時也見識了李常笑狠辣的一面。 

 過程中,有弟子試圖逃離隊伍。 

 李常笑親手將其斬殺,那弟子的死相分外悽慘,切實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 

 弟子們對他畏懼更甚,學起醫術來又加上心了許多。 

 李常笑對此大為滿意。 

 他從來不標榜自己是好人,當然也不指望那些弟子會感戴他的恩情,又或是記著他的好。 

 大家各取所需,所以這完全沒有必要。 

 畢竟作為靖王的那一世,他已享遍人間繁華與當世盛名,從而臻至寵辱偕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