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25章 大戰餘波

 這些年死於匈奴鐵蹄下的大漢百姓數不勝數。 

 一旦有機會,天漢帝必要讓匈奴也嚐嚐這等滋味。 

 …… 

 天漢二十九年,十一月。 

 匈奴撤出大漢,只留下滿地狼藉。 

 這一月,沛王親眼目睹了各郡亂世。 

 他暗暗發誓,必要徹底剷除匈奴的威脅,還大漢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隨行的周戮同樣大為憤怒,他親自出手擊殺了匈奴數十騎。 

 只是,這一切都是治標不治本的。 

 回京的途中,沛王一直在思考該如何遏制匈奴。 

 他看向馬車前頭的周戮,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同月。 

 若禾從烏桓返回,他的心情極好。 

 倒不是因為從烏桓王那得了多少糧食,而是他著實賺到了。 

 眼下烏桓同樣糧食匱乏,自然沒有餘力進貢。 

 若禾趁勢提出由他墊付糧食,換取烏桓的些許土地。 

 明知來者不善,烏桓王卻沒有應對的辦法,只能選擇妥協。 

 於是,又有大片富有潛力的耕地被納入左大將部。 

 心情大好之下,若禾追加了饋贈。 

 經過這數年積累,如今左大將部內囤積的糧食數目相當可觀。 

 除去獻給單于的,餘下的足夠他們部族支撐數年之久。 

 若禾當即大興耕作。 

 如今在左大將部,放牧和耕作的族人各佔一半,從事耕作的族人數目還在增加。 

 這一切都朝著李常笑預想的方向發展。 

 一處穹廬中。 

 李常笑正在講授醫術。 

 下面坐著三十餘學生,絕大多數是被俘的漢人,也有慕名趕來的匈奴族人。 

 傳授的正是《百草隨筆》。 

 眼前這群學生是《百草隨筆》的第一批門生。 

 待他們學成之後,將成為百草醫術的傳承人,把這些醫術四散到各處,造福天下百姓。 

 為此,李常笑甚至與若禾約定,要把那些學成的漢人放歸自由,讓遊商將他們帶回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