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7章 王庭大火

 賜九錫僅過去兩月,韓淮就以謀反的罪名奪去王爵,貶作汝陽侯,幽居京城侯府。 

 天漢元年,九月。 

 正是馬肥之時。 

 匈奴單于再次興兵南下。 

 這回,舒敖部族並未參加,而是以烏桓進犯為由推脫了。 

 實際上,他們正忙著撿拾收成。 

 今歲水草協調,加之採用了改良的耕作之法,全族的田地大獲豐收。 

 李常笑輕輕捻起麥子,隨後將族中的衡器取來,將每畝產的糧食放上去。 

 昔日宣昭帝統一度量衡,就連長城以北的匈奴部族也受了影響。 

 時至今日,哪怕前秦滅亡了,那批活躍邊關的遊商依舊記著宣昭帝的好,他們才是對度量衡變化感受最深刻的。 

 李常笑提起衡器,比對上面的刻度。 

 “一百零三市斤” 

 “八十八市斤” 

 “九十六市斤” 

 …… 

 由於這是第一次收成,李常笑格外慎重。 

 當結果出來後,他還是喜悅了起來。 

 誠然,每畝不足百斤的收成,放在長城以南會被罵作“糙漢”,白瞎了田地。 

 可在匈奴這就能搖身一變成為“農神”,到底是風土的差異。 

 舒敖站在李常笑旁邊,嘴巴笑得合不攏。 

 今歲收成的糧食若精打細算些,足以滿足全族六成左右的糧食消耗。 

 這樣一來,他們能夠省出更多的錢帛,購置銅鐵器武裝部族,還能養活更多的族人。 

 想到這,舒敖心裡對李先生更加佩服。 

 李常笑同樣很滿意,畢竟這是頭一回,還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 

 時間短,這些糧食看不出什麼。 

 可從長遠來看,舒敖部族的崛起勢不可擋。 

 李常笑還指望他們將“農耕”這種病毒傳遍整個匈奴部族。 

 第二年。 

 畝產到了一百二十市斤斤。 

 第三年。 

 畝產到了一百三十市斤斤。 

 …… 

 漲幅一直到第五年的一百五十市斤才停止,堪堪到達中原六成的水平。 

 在這之後,無論李常笑怎麼改進,畝產再也提高不了,似乎是達到上限了。 

 李常笑知道,到這一步已是人力和地利極盡的結果。 

 某種意義上,是匈奴草原本身的限制使然。 

 天漢五年,十一月。 

 舒敖部族吞併了近郊的部族,再添設了兩位當戶,部族男女老少加起來已經破了五千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