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99章 大秦寒冬

 元始十三年,十月。 

 數術家首領,司天官石任進言。 

 他夜觀天象,今歲將有極寒,恐壞了收成。 

 魯王聞之,大為重視。 

 一方面是石任的身份,他是數術賢者石甫的後人,身懷家傳《天文》八卷,對星象之學頗有研究。 

 另一方面,當然是因為收成。 

 這年來,大量的百姓遷入西北三郡,倘若鬧了饑荒,無疑會影響魯王后續的計劃。 

 於是,魯王又將陳辛師徒一併召來,共同商議對策。 

 約莫三日,陳辛師徒從許行的《神農》中尋了個辦法。 

 “覆以屋廡,晝夜燃蘊火,待溫氣乃生” 

 考慮到燃火的耗損,他們改易其法,提出了“飾以氈皮”和“地窖燃火”。 

 這時候,魯王麾下的月氏族人適時建議,“以馬糞燃”,這些舉措得到了農家師徒的認可。 

 見麾下達成一致,魯王當即下令,全郡範圍配合,郡內府庫列支,務必月內完成“棚”的構造。 

 同時,魯王也沒有忘記將極寒的消息遞給元始帝。 

 投桃報李的道理他還是懂的,元始帝待他不薄。 

 消息傳到咸陽,元始帝將欽天監的監正喊來,詢問天象。 

 監正同樣運用自家的觀星之法,並未觀察出什麼異樣。 

 出於謹慎,監正並未把話說死。 

 同樣地,元始帝沒把路走絕,當即下令各地儲存冬糧。 

 時間一晃而逝,到了十二月。 

 刺骨而凜冽的霜鋒席捲了大秦各郡。 

 除去南部四郡,其餘郡縣皆有暴雪降下。 

 城中,百姓們由於事先的吩咐,倒是囤了些糧食。 

 各郡諸侯礙於咸陽朝廷,將府庫中的儲糧留到集市上一部分。 

 一時間,大秦上下無不稱頌元始帝的先見之明。 

 元始十四年,一月。 

 極寒愈演愈烈,絲毫沒有回暖的跡象。 

 有些人家的糧食已經消耗殆盡了,只得冒著寒風上山,看看能否尋些野菜果腹充飢。 

 西北三郡,許多百姓家裡的糧也見底了。 

 魯王當即下令,大開糧倉,分放糧食。 

 不過,這糧卻不是送的,而是借的,待秋後收成需要歸還。 

 百姓卻不管這些,能夠活下來,魯王在他們眼中就是頂頂的大善人。 

 那糧食,也被逐漸傳成了“信糧”,信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