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87章 再回咸陽

 藥鋪是間木質小築。 

 前屋用於看診,後院留於主人家。 

 行至堂前,李常笑就聞到了一股淡淡的藥味,像是藥浴的方子。 

 他眼前一亮,當即細細分辨。 

 這不品不要緊,細品竟察覺出幾分熟悉,這…似乎與盧太醫傳授的扁鵲醫方有些同工之妙。 

 心裡想著,腦海中的方子脫口而出。 

 “生半夏四錢,艾葉四錢,紅花三錢,馬錢子四錢,王不留行八錢,海桐皮……” 

 “小友!” 

 還沒等他把海桐皮的配量說出,藥鋪裡走出一個頭戴尖帽,精神矍鑠的老叟。 

 方才的聲響正是源自老叟。 

 李常笑聞聲轉頭,像是反應過來了,“老丈見諒,是我魯莽”。 

 老叟頓時笑了起來,“小友再不停下,老朽這秘傳可就露底了。” 

 隨後,李常笑道明來意,此番是求教治療疫病的方子。 

 來時他就打聽過,這方圓數百里的城池,就數這位棲居武陵的老醫最擅此道。 

 李常笑的請求老叟並未拒絕,不過他也看出了李常笑所學不淺,便提出交流醫術。 

 對此,李常笑自無不可。 

 接下來的一月。 

 白日,李常笑與老醫師一起坐堂看診。 

 夜裡,二人互相印證醫術。 

 李常笑將他這些年煉藥和行醫的所得講出,老醫同樣把家中珍藏的古籍拿出來供他參考。 

 兩人本就投緣,這一來二去,更是有了忘年交的意味。 

 這麼說其實不太恰當,畢竟李常笑也年過五旬,他們說不得還是同輩呢。 

 不過些許細節無傷大雅,為了避免嚇著好友,李常笑選擇隱瞞。 

 隨著交談的深入,李常笑也摸清了老醫師的路數。 

 他並不是所謂的武陵蠻,而是瑤人的一支,歸屬於瑤醫。 

 這就可以解釋得通,為什麼盧太醫的傳承會與他對上了,因為扁鵲也是瑤人。 

 二者歸本同源,卻又有所差異,彼此間能夠相互印證和完善。 

 元始四年,四月。 

 李常笑辭行。 

 老醫並未挽留,顯得很是豁達。 

 臨走前,他將自己“望眼辨病”的心得交給李常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