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85章 南山郎中

 在李常笑各路丸散的沖刷下,德順可謂是昇華到了極點。 

 三個月後,整個人又龍精虎猛了起來。 

 眼見第一個醫患成效良好,李常笑忽然起了替人看診的想法。 

 倒不是大發慈悲,此舉不過各取所需。 

 他需要熟練掌握醫理,而病者能有機會奪得一線生機。 

 怎麼看都是雙贏的。 

 李常笑一貫是個說幹就幹的主兒。 

 打定主意,他立刻行動了起來。 

 在這之前,還要打製些物件。 

 包括裝藥丸的木匣,還有昭示醫者身份的搖幌。 

 二者合一,那才是地道的江湖郎中。 

 在終南山住了三年,李常笑如今也掌握了些技能。 

 比如用秸稈編制籃子,用竹子製作竹篙和竹筏以及用木頭造物。 

 他給自己打製了一套背式藥匣,用來裝那些瓶瓶罐罐的藥丸。 

 還有一件有他半人高的搖幌,用來攬客。 

 一切就緒後,李常笑下山了。 

 元始二年,七月。 

 終南山下的村市,忽然多了位身著粗袍,頭戴巾帽的青年。 

 背後擔著三尺長寬的藥匣,左手持搖幌,右手晃青銅搖鈴。 

 所過之處,就有搖鈴聲傳響,聲音能傳出很遠。 

 時不時口中還在吆喝。 

 “江湖郎中,丸散醫疾!” 

 “濟世救人,分文不取!” 

 偌大的村市,這打扮古怪的青年顯得分外顯眼。 

 不過來往的村人卻看出了他的身份,是個醫者。 

 自古巫醫相連,巫者崇貴,醫者也能沾光。 

 是以村市小吏雖覺得聒噪,卻沒有驅逐他。 

 其餘來往的百姓,卻紛紛動了心思,尤其是聽到“分文不取”四字。 

 最後,第一個人走向了青年遊醫。 

 很快就有第二個,第三個…… 

 元始二年,八月。 

 青年遊醫在村市中逐漸小有名氣,當地村落的百姓上趕著尋他醫疾。 

 短短月內,醫治大小患者二十餘人,無一喪命。 

 元始二年,九月。 

 青年遊醫的名氣繼續擴散。 

 方圓十里大小村落的百姓慕名而來。 

 一併趕到的,還有那些逐漸稀奇古怪的疑難雜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