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82章 孟門的劍

 元始帝對此深以為然。 

 想到這,他將佩著的小木劍取出。 

 這是得自靖王叔的。 

 元始帝低喃,“父皇駕崩,只餘靖王叔最為親厚……” 

 他眼神閃動,像是作出了某個決定。 

 次日。 

 元始帝下旨,宣魯王李墨進宮,與太子一同在廷尉麾下聽教。 

 沒有伴讀之名,因不合禮制,可這更甚伴讀之實。 

 旨意傳達,卻並沒有引起多少反對。 

 大家心底門清兒。 

 說白了,這是天子降恩自家子侄,此乃帝王家事,無可厚非。 

 背後看似寡淡如水,卻是諸多因果串聯,都是人情世故哩! 

 昔日靖王對丞相有活命之恩,丞相不會為難靖王之孫。 

 至於荊國公,若論親緣,他才是魯王的祖父。 

 也就那些愣頭青,才覺得魯王年幼可欺,上趕著尋死。 

 所謂愣頭青,指的不是朝中官員,而是那些遊離咸陽街巷的失意讀書人。 

 他們找不到門路投奔上官,如今聽聞魯王年幼,頓時起了別樣的心思。 

 只是,還不待秦宗室出手。 

 聖賢孟子的幾位弟子先領著門生衝出來了。 

 他們抽出背後的長劍,欲要叫這群不要臉的傢伙知道何謂儒者之怒! 

 若李常笑在這,目睹此情此景,定然大感欣慰。 

 不枉他日復一日感化孟夫子的那群弟子。 

 雖沒能忽悠得性惡論,但他們最後還是落入了公羊氏的墨池,學會動手解決問題。 

 儒者的劍,並不是為殺戮而生,只是為了增添些說話的分量。 

 當然,用來打人也不錯。 

 咸陽街巷趴著的那群讀書人今天就見識到了。 

 孟門的師徒知道輕重,未下死手。 

 不過就是砍斷帽纓,劈碎粗袍,順帶用劍柄把人敲暈了過去,僅此而已。 

 再多就不禮貌了。 

 孟門師徒離去後,有巡街的士卒到場,將他們抬到城外。 

 城中各派賢者聽聞此事,並未覺得不妥當。 

 在他們看來,背後嚼舌根子的活計,既然做了還被發現,那就得挨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