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58章 楚國大亂

 這樣還不夠。 

 三大王族的家主又聚在一起。 

 他們歷來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 

 眼下楚國的動亂,需要有人為此承擔後果。 

 這個人的分量需要足夠重。 

 縱觀朝堂,似乎只有一個人最合適。 

 於是,三大家主攜部曲進宮面聖,宮人絲毫不敢阻攔。 

 酒醉昏睡的楚皇被喊醒,迷迷糊糊地下了一封罪己詔。 

 罪己詔被抄發數份派往各地,是為安撫叛軍。 

 羋堰醒酒後,回憶起此事。 

 他披散著長髮,痛聲大笑,狀若瘋魔。 

 只是,楚國上下再沒人有閒情去關心自家陛下是否得了癔症。 

 宣昭八年,四月。 

 前線的糧草再度告急。 

 景陽派人到壽春。 

 只是,三位王爺已經將楚民刮乾淨了,再也湊不出糧草。 

 除非,是由他們自己募糧。 

 這個念頭閃過。 

 對彼時的他們而言顯得荒謬。 

 做這麼多,不惜引得國朝動盪,可不就是保住家業。 

 三大王族縱橫楚國數百載年,素來只是向內拿,豈有往外出的道理。 

 半月後。 

 前線的聯軍人心動盪。 

 熊黎也多次向景陽催促糧草。 

 無奈之下,景陽只得親筆修書一封送到景王處。 

 信中闡述攸關,言明士卒譁變的後果。 

 末尾,還附了景陽的血印。 

 這一次,景王再無法推辭了。 

 他將屈王和昭王喊來,二王讀了景陽的書信,終於正視起了問題。 

 半日後,三王做出決定,向封君募集糧草。 

 他們以身作則,各家出了三萬石糧食。 

 壽春的封君們歷來是以三大王族馬首是瞻,見他們大出血,知道是推辭不得。 

 心裡縱有不滿,只得捏著鼻子捐糧和捐銀。 

 三日之內,硬是湊了二十餘萬石糧草押往前線。 

 由此,聯軍的軍心再度穩固。 

 楚國國內叛亂的消息被黑冰臺傳到了咸陽和曾地。 

 王猛大喜過望。 

 他並沒有急著出兵,知道楚人已撐不了多久了。 

 宣昭八年,五月。 

 景陽率兵到達城下。 

 他數次派兵挑戰,甚至羞辱誘敵,王猛都不為所動。 

 相反,他命人在城上支起大鍋,裡面燉著肉食。 

 士卒們人手一碗,吃得不亦樂乎。 

 裨將們還能飲熱茶對酌,比休假還要愜意。 

 這些肉是虎衛進山林獵捕得來的,楚國遍地山林,最不缺的便是飛禽走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