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44章 言傳身教

 李常笑挑了挑眉,開口道。 

 “老友可願聽我一句。” 

 “請。” 

 “即日起,辭掉國子監的職務,搬到靖王府。” 

 “這——”孟夫子正要開口,卻被李常笑打斷。 

 “將畢生所學書寫成冊。畢竟是老夥計你自己的東西,若交由弟子收錄,免不了會有遺漏,豈不可惜。” 

 李常笑知道,這孟老頭是個很純粹的人。 

 他不擔心自己的名聲傳不到後世,卻會惋惜自己的思想被人埋沒。 

 藉著這點,李常笑已經拿捏到了他的軟肋。 

 聞言,孟夫子的眼底閃過意動。 

 王夫子的例子在前,李常笑自身也是有數的大儒,斷然不會唐突了學問。 

 若真能將畢生所學書寫成冊,流於後世。 

 即便每年只有十人受學,百年千年後,那也是成千上萬人。 

 受之不盡,教之不絕。 

 這是在國子監永遠也做不到的。 

 想到這,孟夫子拱手,倒也不做作。 

 “日後叨擾老友了。” 

 “這才對。” 

 李常笑哈哈大笑,他的心情自是極好。 

 這般邀請,除卻二人交情的緣故,其實還有更層次的原因。 

 在他看來,以孟夫子的學問,流到後世那也配得上一句聖賢。 

 似這等聖賢之人,素來只傳播思想,記錄集撰的事情卻一貫交由弟子。 

 這中間過了一個環節,不免會被曲解,那就不純粹了。 

 若由本人親自來寫,直書其意,反而更容易叫後人學習和感悟。 

 見他答應,李常笑正欲告辭。 

 可是剛走到門口,像是想到了什麼,又折了回來。 

 孟夫子有些疑惑地看著他。 

 下一秒,就見李常笑從懷裡取出一個指甲蓋大小的金盒。 

 打開金盒,露出了一顆硃紅的藥丸,很漂亮。 

 哪怕以孟夫子的涵養,都不由臉色一變。 

 他看向李常笑,神色變得古怪。 

 “老友怎去信這丹家之物。謬矣!” 

 煉丹長生之說古已有之。 

 孟夫子以為李常笑也染上了這毛病,深感痛心。 

 李常笑面色不變,他用內力將那一小顆藥丸托起,遞到孟夫子身前。 

 有些無奈地解釋道。 

 “交情二十餘載,老友還不瞭解我麼。你且寬心,此為藥丸,而非銅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