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37章 建元宣昭

 永安帝駕崩前,已立晉王為儲君。 

 喪鐘響後,宮中的一應權力即時轉移到晉王手中。 

 金吾衛,鐵鷹銳士,虎衛雲集宮城,以應不時之變。 

 一眾皇室宗親和文武大臣入殿。 

 先帝靈前,大太監高鳳宣讀遺詔,請新君即位。 

 晉王著喪服,頭束白帶,領諸位皇子守孝。 

 宗室之列,以雲王為先。 

 他既是皇室宗正,又是當今李氏皇族輩分最高者。 

 因爵位的緣故,李常笑亦在宗室前列。 

 他低下頭,聽著耳邊時不時傳來哭聲。 

 有宗室王侯的,也有文武大臣的。 

 在這時,哭泣就成了一種政治正確。 

 哭得越大聲越悲痛,就越能顯示其忠誠。 

 李常笑象徵性地哭了幾聲,倒也不會顯得突兀。 

 與天命帝那時的痛哭流涕不同,他現在連乾嚎都覺得費勁。 

 一方面因為年歲漸長,克服不了心理的那道檻。 

 另一方面,是由於情分不到位。 

 天命帝尚有祖孫之情,到了永安帝就只剩君臣之命。 

 便是最後幾年的重用,那也只是各取所需,離親情還是差了火候。 

 當夜,只餘皇子皇孫留在殿中守孝。 

 永安帝十月駕崩。 

 居喪三年,喪服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釋服。 

 待年號定立後,來年建元,是為新帝元年。 

 朝堂上,新帝本就有數次監國的經歷。 

 今大權在手,掌朝政更是如魚得水。 

 永安帝時的朝臣紛紛告老。 

 新帝允之,換上了自己的心腹。 

 李由升任廷尉。 

 魏繚升任太尉。 

 馮驥擔任丞相。 

 至此,朝臣的更替就算是完成了。 

 關於先帝諡號的問題。 

 又是一陣討論。 

 有的引經據典,紛紛揚揚了寫了長篇大論。 

 有的投機賣巧,歷數先代秦皇的美諡。 

 永安一朝安養生息,國力恢復,開疆拓土。 

 雖只有十一載,卻無法掩其功績。 

 最後,在新帝的授意下,宗室諸王出面力爭。 

 廟號為“孝”,諡號為“文”。 

 兩者合併,稱作“孝文”。 

 與此同時,新帝的年號也正式擬定了。 

 宣昭,意在傳佈顯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