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36章 永安遺言

 十日後。 

 錢皇后的屍身正式入棺,棺前設了“几筵”和安神帛。 

 此外,還立了銘族,上書“大行皇后錢氏”。 

 這些字是永安帝親自書寫的。 

 自那日之後。 

 永安帝經常夢中驚醒,有時還會高呼“梓童”。 

 本就上了年紀,又這般折騰,身體自是每況愈下。 

 太醫們幾次想要診斷,卻被永安帝喝止,以為他們是來阻止他與皇后相見的。 

 無奈之下,醫官們只好配些養神的湯藥。 

 效果卻不怎麼樣。 

 這是心疾,外物難醫。 

 出殯那日。 

 永安帝強撐著主持。 

 他先是領著百官祭祀神靈,又命雲王奉冊寶傳至太廟,最後在東城門送別靈柩。 

 皇后入葬後。 

 永安帝的情況並沒有好轉,甚至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時常口中囈語,又於夢中驚悸。 

 最嚴重時,甚至喪失了理政的能力。 

 伏案上的公文每一日都在堆積,國事幾近廢弛。 

 無奈下,高鳳只得遣人將消息傳於晉王。 

 在一眾老臣的擁護下,晉王重新獲得了監國之權。 

 永安十一年,秋。 

 郡主府傳來了一陣響亮的哭聲。 

 丹陽郡主生了。 

 是個哥兒。 

 李常笑與王猛紛紛趕來,二人開始為孩子的姓名犯了難。 

 眾所周知,李常笑膝下並無子嗣。 

 按照常人來看,這外孫應當過繼他名下,繼承香火。 

 但是,這新生兒也是櫟陽伯府的嫡長孫。 

 長孫一事,事關家廟,斷不可退讓。 

 李洛安與王陵夫婦犯了難。 

 最後,還是李常笑開口,這外孫記在王家。 

 但櫟陽伯需定立字據,將王家未來的爵位繼承權交到這新生兒手上。 

 王猛自無不可。 

 順便還約定了,若是夫婦還有子嗣,便記在靖王府名下。 

 李常笑不置可否。 

 既然是從李洛安肚子裡出來的,那就是他的外孫,這就夠了。 

 至於靖王府的香火,這倒不重要了。 

 況且,他這家業還不好繼承。 

 靖王爵,食邑足足兩萬戶,眼下大秦也就他這獨一份。 

 以李常笑的威望和能力還可以守住。 

 要是交到後人手中,指不定隔日就被新君裁撤了。 

 到那時,李常笑應該還活著。 

 他卻不太想因為這爵位,捲入世俗,那不符合他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