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王爺

 老慎王對先帝的奪嫡事業襄助良多。 

 然而老慎王急流勇退,先帝登基後不久就攜家人退居江南封地,又主動交出了手中的全部兵權,安享晚年。他的獨子顧慎,少年成名,不過跟隨老慎王回到封地後就默默無聞起來,也從未參加過科舉。 

 他本名就是照著封號而取,顯示了老慎王對他的諸多寵愛。 

 顧慎承王后,又迎娶了蘇家的獨女,兩人在江南封地恩愛非常,育有一子。然而十多年前,慎王捲入謀逆,一家人被殺。 

 旁人或許不知全貌,但秦昭月非常清楚,那場謀逆就是先帝針對顧蘇兩家的聯姻而設計的。 

 傳言,慎王手中仍有一支驍勇的軍隊,他們不在朝廷的編制之內,乃是慎王的私兵,只聽命於顧家血脈。 

 因此,慎王被先帝忌憚,又逢顧蘇聯姻,才招致災禍。 

 慎王死於皇帝登基之前,至今已有八年光景。 

 秦昭月垂下眼皮。 

 他應該從現有的這些王爺中間入手。 

 皇帝登基不久,但手下的兄弟都很安分。 

 實在是因為拖得太久了,先帝直到七十歲才嗝屁讓位,皇帝登基都四十多了,手下的兄弟也被先帝收拾的很服帖,明面上實在是兄友弟恭。 

 非要說懷疑,那麼肅太妃所生的平王可算一個。皇帝是嫡幼子,庶長子沒熬過他親爹,五十多歲時先一步壽終正寢,二弟活著,但是名分上就比皇帝差一步。 

 皇帝登基後,把這位唯一兄長封為平王。 

 先帝中宮只得皇帝一個兒子,各位太妃生下的皇子倒是有不少,但大家年紀都不小了,分別給了官職,守著老婆孩子許多年,漸漸也沒了野心。 

 最小的殷王最得寵。他是先帝老來得子,又是最寵愛的妃子難產生下的,因此養在皇后膝下,和皇帝還算親厚。 

 皇后著意教導了他許多淡泊名利的思想,因此這殷王在皇帝登基後選了個喜歡的封地,就一溜煙的跑了。 

 其餘的…… 

 秦昭月回到他私邸的書房中,開始研墨寫信。 

 附有圖樣一封——這是楊樹鎮的兩名守衛、以及當時刺殺路大將軍的黑衣人的共同特徵,他們的小指上有相同的刺青,圖形簡單,像一對並起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