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韻清風雨 作品

第171章 遊秦淮河

 比起學識淵博的歷史學,胡桃還是覺得和青青待在一起好玩。 

 楊若雲用手颳了刮她的小鼻子,然後笑著說道。 

 “歷史學是個冷門專業,學這個要做好當老師的準備,因為特別不好找工作。 

 學的好的能進歷史研究院,普通人最多就只能當個歷史老師了,而且這個職業和高薪也是無緣,除了調劑一般很少有人報這個專業的。” 

 趙秀青和胡桃點了點頭,金陵大學最小的學院就是歷史學院了,地方小,人也少,一個學期就連人都招不滿,調劑過去的大一學生,很多在大二就轉專業了,能在歷史學院呆下來的,畢業以後,要麼進了研究院,要麼換不同專業的工作,不然就只能當老師了。 

 在貢院玩了一圈,出來以後沿著秦淮河畔行走。 

 秦淮河流水潺潺,兩旁栽花植柳,紅花綠葉,爭相鬥豔,美不勝收。 

 正是一年金秋送爽時節,路邊開著各色菊花,遊客走走停停,或坐或行,好不愜意。 

 有在河畔行走的,也有在河上賞玩兩岸美景的行船。 

 有舟有船,有舸有舫,當然最漂亮的就要屬秦淮河的畫舫了。 

 裝飾精美,風格是走的古風路線,窗欞案几,桌椅板凳,還有蠟燭燈架,四個角掛著各掛著一盞藁城宮燈,古色古香,看起來韻味十足。 

 船身採用的是木質結構,通體呈紅色,頂上一個明黃色的雨棚,上面擺著一副雙龍戲珠,黃色流蘇垂落下來,隨風擺動,船上還掛著風鈴,發出叮叮噹噹的悠揚之音。 

 茶色的玻璃,顯得裡面幽暗又厚重。 

 趙秀青和胡桃看著隨河遊動的精美畫舫,不免看呆了,這可是第一次見到這麼漂亮的船,小巧玲瓏,卻又五臟俱全,陳列精美。 

 “這是我們金陵秦淮河獨屬的畫舫了,一共就20艘,建造這20艘畫舫的時候,還請了著名的古代建築學方面的專家指導,爭取一比一還原那個時代的工藝和文化。 

 這裡面下了很多的功夫,是不是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