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誦黃庭 作品

第214章 桑海之城,齊魯雙驕!

 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俠客和儒生可能帶來的潛在威脅。 

 儒墨兩家,都是當時的顯學流派;然而,如今墨家已然屈服於秦國的統治之下。曾經號稱擁有十萬弟子的農家,也早在多年前就已被剷除殆盡。與之相比,儒家卻大不相同。他們隱匿於齊魯之地,似乎對世事漠不關心,只專注於研讀聖賢之書。從表面上看,他們似乎毫無野心;但倘若他們心懷叵測,那麼他們所構成的威脅,將遠甚於一支龐大的軍隊。 

 嬴政思路清晰,侃侃而談,將自己的顧慮一一道出。 

 儒家聲名遠揚,與深入社會底層的墨家截然不同。他們所培育的,乃是處於中上層階級的士子。若這些人心懷不軌,蓄意滋事,對於秦國而言,必將引發巨大的危機。因此,嬴政認為,儒家必須表明立場。他不能容忍儒家如此遊離於秦法之外,對天下之事毫不關注。這種狀況,嬴政實在難以接受。 

 “我明白了。”餘啟回應道,並向嬴政承諾,“在出海之前,我定會親自前往一趟儒家。”他深知此次任務的重要性,決心親自出馬,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約定的日期眨眼便至。 

 餘啟與東皇太一不約而同地踏上征程,但並未同行。 

 他們心馳神往地朝著桑海進軍。 

 桑海城,這座平凡無奇的城市,儘管齊國已淪陷,但由於儒家總部紮根於此,仍能維持其寧靜。然而,如今因餘啟即將由此揚帆遠航,此地的安寧瞬間被撕裂。 

 小聖賢莊內,儒雅的儒家子弟們,敏銳地覺察到桑海城的劇變。昔日祥和的城池,轉眼間戒備森嚴。 

 臨海閣樓之上,儒家的兩位掌門——伏念和顏路,愁眉不展。 

 由於韓國過早覆滅,張良未能如願投身儒家門下,反而被帶往咸陽。現今的儒家,並不似原著之中有著齊魯三傑,共有三位當家,只有這麼兩個,並稱為齊魯雙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