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誦黃庭 作品

第84章 天文地理,無所不通,驚為天人的嬴政!

 “但,兵法之中,講究師出有名,滅國之戰,我等為何不能夠也打出大義的名號呢?” 

 “秦滅諸國,並不是真的要覆滅他們,而是為了討伐那些無道的君主、貴族,為了解救同族之人。” 

 “當國與國之間的界限被淡化,當同族之間的認同感生出之後,自然也不會存在所謂的國仇家恨。” 

 一番話語,讓嬴政露出了若有所思之意。 

 雖然,目標還是那個目標,是為了覆滅山東六國,統一天下,但經過了餘啟這一番話,戰爭的動機卻發生了變化,不再是什麼無道戰爭,而是為了拯救天下萬民所進行的“解放”戰爭,這不由讓嬴政想到了自己此前的遭遇。 

 在那些謠言之中,自己誅殺嫪毐,都能夠變成誅殺忠臣。 

 這便是言語的力量嗎? 

 嬴政又想到了那個著名的悖論。 

 源於名家的“白馬非馬”,公孫龍子以其顛倒黑白,本以為名家的詭辯術是沒有什麼用處的東西,言語再強,也不如手中之兵刃厲害,眼下看起來,似乎並非如此。 

 名家,亦是有其可取之處。 

 或者說,諸子百家,各門各派,能夠存在,都有其道理。 

 …… 

 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餘啟成為了章臺宮之中的常客。 

 上輩子作為一個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鍵政”,餘啟可謂是天文地理、古往今來,什麼事情都略知一二,不能說精通,但都能夠聊上那麼一聊,甚至於連修蹄子都能夠說上一二。 

 在進宮期間,他和嬴政所聊的,當然不止是發動輿論戰,藉助輿論的力量,讓秦國的無道戰爭變成有道之戰,還和嬴政聊了經濟學、天文、地理等各種知識。 

 有些知識,嬴政是聽進去了,而有些,嬴政並不能夠理解。 

 畢竟相隔兩千多年,時代的差距放在了這裡,嬴政若是全部都能夠聽懂,那他實在是天縱奇才。 

 不過,就算無法完全聽懂。 

 餘啟如此博學,也是讓嬴政驚為天人,這又一次刷新了他對餘啟的認識。 

 在新鄭初次見到餘啟的時候,餘啟是羅網殺手打扮,除去實力高強之外,似乎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後來在相處過程之中,他漸漸意識到了餘啟的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