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無諍 作品

二十二、伯欽留僧

 原來明日是劉父的週年忌辰,劉母這幾日總是夢見劉父託夢訴苦,正愁這荒山野嶺無法師能做法事,沒想到就遇到了陳衣。

 劉母聽聞陳衣不食葷腥,便與兒媳將廚房鍋灶洗了又洗,刷了又刷,去了腥膩,才給陳衣做了頓乾淨茶飯,陳衣甚是感激。

 伯欽則另設了一處,弄了滿盤的肉,準備與陳衣一同進食。沒料陳衣卻先不吃,反而合十唱起偈文。

 伯欽不解:“你是個念短經的和尚?”

 陳衣道:“非經文,這是一段供養偈,飯後還會念一段結齋偈。”

 伯欽搖頭嘟囔:“你們出家人,偏有許多計較,吃飯便也念誦唸誦。”

 陳衣解釋道:“這吃飯也是一種修行,不過是要讓出家人對得起這頓飯而已。若是再正規些,還會先施食與眾生。”

 “施食?”伯欽好奇道。

 “伯欽不知,這施食有三大因緣,這第一大因緣,乃是因大鵬金翅鳥食龍而起。這大鵬金翅鳥因業障緣故,每日要食千龍,龍王成天擔驚受怕,便求助佛陀,望佛能救他龍族。佛陀則取了自己的袈裟,撕成八萬四千縷,系在龍身。大鵬鳥本是皈依了佛門,這袈裟又有佛力加持,它自然不敢對龍族怎樣。”

 伯欽疑道:“那這大鵬本身就是吃龍,就像我本身也是吃虎,佛陀讓它不吃龍,他不是要餓死?”

 陳衣笑道:“確實如此。大鵬眼看無龍可食,不可能讓佛陀救了龍族而滅了大鵬金翅鳥族,這便上了靈山,與佛陀訴苦。佛陀便承諾,每日僧齋前,皆先供養大鵬鳥族,以免他們餓死。”

 伯欽點頭:“這倒是個好辦法,那第二個因緣呢?”

 “這第二個,便是將食施與鬼子母。昔日有城,有佛出世,曾有五百人與她結伴去參加佛誕,不料她中途流產,那五百人卻為了趕上佛誕會,棄她而去。於是她死後化作夜叉,生了500孩子,併發誓食盡城中嬰兒。後被佛感化,這施食中便也有了她和她500個孩子的一份。”

 “這也是個可憐人。”伯欽評道,“那第三呢?”

 “鬼道眾生,若無福德,無人供養,便是孤魂野鬼。他們喉如細針,肚如海鬥,食物到嘴邊卻會變成火炭,無法下嚥,他們也見不著甘露之水,整日又飢又渴,可悲可憫。這第三,就是為他們而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