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晚 作品

第八十一章 寡嫂

“慢些,井裡才拿出來,吃急了鬧腸胃,你娘要捏鼻子灌你苦藥湯子。”說著宋清平浸了一塊帕子,擦拭男孩的額頭。

“成兒,這糕我嚐嚐便罷,剩下的你還帶給你娘。”

“娘知你會這樣,所以帶的不多,還有一碟子鮮荸薺請二叔嚐嚐鮮。”篾編方形提籃裡,陳舊卻乾淨,提手處油亮。宋清平揭開蓋子,素瓷碗裡滿滿的堆疊著糕,另一隻碗裡則是冒尖的荸薺,表皮烏黑油亮,心中感嘆,這還叫不多!

“嘻嘻。”男孩壞笑著劈手奪過荸薺,小手靈巧的撥了個乾淨,露出白嫩嫩的肉實復又遞給宋清平。宋清平有些尷尬,他雖祖籍是南省,卻一直生長在北方,這東西到沒見過。想是男孩見他拿起來就往口中送,所以取笑他。宋清平不以為意,往他跟前推了推:“你吃。”

“娘要打的。”孩子眼神怯怯的,宋清平只好哄他:“咱們一起吃。”

“好!”聽到這裡,宋玉生歡呼起來,開始了大快朵頤。如此美味的芡實糕,剛蒸出來時冒著熱氣混合著蜜糖的香甜,他饞的口裡不停涎水。眼見著娘就不停的往籃子裡裝,眼見著都籠屜裡都空了。還交代他送了就回,不許吃,這樣好的東西,一年也就吃上一回!他急的都要哭了,娘說,給他留了……

宋玉成吃罷便要走,宋清平苦留不住,讓把葡萄帶走也不肯,只說娘會打。小鬼頭眼看出門,卻兔子一樣鑽到房裡,迅速把他衣衫塞進籃子裡,一溜煙跑個沒影。宋清平哪裡攔的住,只好作罷,心知這是嫂子的意思,心中不勝感激。

在嵊潯縣南浦,宋氏是名門,祖上最高為過密雲州知州。是名門卻不是望族,受反詩案影響,到宋致軒已是沒落。第二脈是宋致軒,那麼宋致久就是第一脈,兄弟兩個一個故去一個離家。宋致軒一子宋清平,宋致久一子宋清輝。宋清輝穎悟,一次鄉試便中秀才,本以為家族發達興旺指日可待,卻不想得了肺癆英年早逝,只餘妻冷氏和幼子宋玉成。

宋清平回鄉當日,冷氏便來大哭叔父一場,後來的這些日子,冷氏對他極其照顧。只是礙於叔嫂,卻沒見過幾次,一直都是宋玉成跑來跑去來往通傳。母子相依清苦,卻總記掛他。冷氏隔三差五打發宋玉成或送吃食,或送衣物,節氣時令,端午來插艾,夏至送了碗涼茶。這份細心宋清平一直想著報答,他想以後不管在哪裡為官,嫂嫂和玉成他都是要供養的。

只是一所小院,一間灶房兩間臥房,粉牆上的一副楹聯,體現出這個貧寒的家裡還有些詩書氣的。如豆的燈光下,冷氏正在納鞋底,她在給宋清平做鞋。她幫他洗過鞋,便偷偷的畫個腳樣,葛布裁剪好底一層層納底,鞋面繡上海浪紋,對,就這樣!冷氏心中有主張,手中針如飛,細緻耐心。夏日裡屋子裡悶悶的,冷氏滿頭大汗,卻不肯丟手。時不時停下來的給兒子搖搖扇子,驅趕蚊蟲,母子燈下閒話。

“成兒,送去的東西你叔叔可還用了?還可口?”

“咯咯咯”宋玉成未言先笑,冷氏心中罕訥,忙問:“難道你叔叔不喜歡?”

“娘你說二叔比父親還厲害,可卻連荸薺也沒見過,今日帶著皮就要吃,好笑好笑!”原笑的這個,這孩子!冷氏鬆了口氣,也笑了:“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水鄉里這些不稀奇,他是京城來的自然吃食風俗皆不同。點大的人還嘲笑二叔,討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