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晚 作品

第四十三章 婚書

“咱們都看得清楚,這次不過是為了銀子。為了姑娘,夫人自己的頭面都拿了出去,豈有怪夫人的道理,怪只怪這窩黑心的狼崽子,凡來的都要敲骨吸髓!”

蘇文茵撲在林初蘭懷裡哭泣不止:“姨娘你別怪我,我沒用,你看咱們可護的住?再往下去,我錦兒的那份也留不住了,咱們就讓她走吧,跟著我也是受罪,到了那頭興許像那媒婆子說的那般,有人疼有人愛,我也算給哥嫂有個交代。”蘇媽媽上前勸,三個婦人哭做一團。

“姨娘囑咐爺冬月裡保暖防寒,使不習慣的就寫信告訴家裡,派小的給您送過來。這包袱是姨娘準備的,要親手交給爺。另外姨娘還說,包袱裡有封信,請爺務必看一下給個答覆。”三個小廝捧著幾個錦緞包裹,打的嚴嚴實實的結。周彥邦嗯了一聲,這院裡的幾個粗使婆子接了過去,收拾歸置不在話下。

他沒有住在衙門裡,而是自己買了一處四合院,他素來喜歡清靜,一個人習慣了。雖然官俸有限,他在任上也只是暫住,但畢竟是富家少爺,看到喜歡的就買,周家尚不吝嗇這些銀錢。

總有很忙的時候,也總有不忙的時候。比如此刻,日暮時分,殘陽如血,映照在臺階前、門檻上、窗欞上。周彥邦正在寫一篇政論,他寫東西時全神貫注,最討厭人打擾。一篇洋洋灑灑寫了約摸兩個時辰,一氣呵成之下才擱筆稍事休息。喘口氣的空間,驀然回首,閒庭寂寂的小院裡,一顆高大的梧桐樹樹影搖擺。風來雨來時,樹梢抖動著映在窗紙上。周彥邦偶爾會停下來,聽一聽,想一想。此刻他看到了家中送來的信,土黃色信封,中封紅色灑金宣紙。他瞄了一眼,不看也知道是何事,姨娘的信函向來囉嗦,一件事情三頁紙也說不完。

心中思忖,現時姨娘最忙的就是他的婚事,但未必是家中最忙的。姨娘的信中暗暗抱怨,餘氏在這關鍵時刻卻又病倒了,孫姨娘雖然心中惱怒卻也只是怒不敢言。只在信中跟他無限幽怨。

“夫人只說自己病中,也不去見蘇家姑娘,只打發二嬸母前去相看。”

“正逢八月團圓,大節下。該準備節禮、酒水、綢緞等預備給姑娘家送去。夫人也只是一味推脫,做樣子都不肯。”

“你走以後春蕊一直記掛,許多衣物器具都是她準備,真是第一知心人。若你成婚,切勿忘記她這些年的體貼。”

“迎親書就請外頭先生代寫吧!”

周彥邦瞭然,怨懟的話一概不看,只抓重點。是了,迎親書才是當務之急,只是這迎親書他想親自動筆。

他不驚訝於乍然的婚事,婚事於他早晚的事。是高門還是小戶,姑娘是無鹽還是西施對他而言都不重要。他需要的是夫人,比如有東西就要有南北,有日就要有月,有陰就要有陽。他旁邊總要有一位主內的夫人,夫人是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位置上要有人。自古父母媒妁,成了人都要走這一遭,彷彿天地間的至理,沒有人可以辯駁也沒人可以反抗。生兒育與開枝散葉,這些都是夫人的職責和他求功名耀門楣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