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當當 作品

大外婆的石磨與歌謠.5分硬幣丟失

在派溪前留村,有一個值得我回憶的人。

那就是我的大外婆。大外婆有一副硬朗的身子,中等身材。花白的頭髮一絲不苟的梳向後腦勺挽成一個圓髮髻。裹著一雙解放過了的小腳,走起路來相對還穩健。慈眉笑眼的有些文化,鑲著一副假牙。

記得,大外婆就住在我外公家隔壁。我外公家和大外公家是個很小的院子,土木板房結構,二層樓,天井很小。外公家與大外婆家一分為二,我外公家住東邊,大外婆家住西邊。大外公不苟言笑,幾乎不用幹粗活。看到他經常坐在廳堂的龍椅上看書,應該是個有文化的人。大外公與我們小孩子接觸的很少,估計是一位愛清靜的老人家。

大外婆家,靠近院門的西邊房子是廚房。廚房裡有一架石頭推磨,土話叫“磨龍基”。

記得,乾淨利落穿著淺凡士林,斜襟布衫的大外婆時常優雅地推著石磨。石磨上的“磨龍基”發出有節奏的“嘰嘰咯~嘰嘰咯~”聲。只見大米呀,大豆呀,玉米粒呀,在石磨上一圈圈磨碾中。刷刷刷的粉末往竹編的臺扁上掉。

這可不是一架手拿石磨。而是有丁字形木頭架子,在房樑上面提著繩子,使木頭架子與石磨相連在一起。然後,隨著人力的逆時針或者順時針一步前一步後的推磨,隨著慣性不停的轉圈才能完成勞作。幾乎每當要推磨勞作時,大外婆就會讓我幫忙做她老人家的小助手。大外婆教我怎麼樣拿著棕刷子一點點的,往石磨的孔洞中加料,扒拉不能多也不能少的豆子玉米等。

有時,我會央求大外婆讓我推幾下磨。但是,我人太小,夠不著推磨的把手,始終沒能完成推完一圈完整的磨。為了學會推磨,我可是墊著腳尖使出吃奶的勁推了。推磨在我的印象中是那麼的沉重那麼難推?

幫大外婆幹完活後,大外婆會取豆粉加溫後,衝成豆漿慰勞我。有時也能吃上一個大外婆家的,香香的玉米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