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智子 作品

第26章 修仙與科學的辯論

 當“數字修仙“的話題被拋向公眾時,猶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千層浪。網絡上,一場聲勢浩大的大討論,正方興未艾。

 “修仙?那不就是騙子忽悠人的把戲嗎?拿科學的名義去包裝,不覺得可笑?“

 “同意,修仙和科學簡直是兩個次元的概念。硬要掰到一塊兒,不是胡扯嗎?“

 “不要這麼絕對嘛。傳統文化裡也有很多超前的理念,為什麼不能從科學角度去解讀?“

 “就是!古人覺悟高,咱們不能用刻板印象去否定人家。萬一人家真有獨到之處呢?“

 一時間,藍色的屏幕上,白色的文字鋪天蓋地。一條條評論,將整個話題推向沸點。科技派和玄學派你來我往,誰也說服不了誰,場面一度失控。

 看著網上的戰況,林默苦笑著搖了搖頭。作為這場風波的始作俑者,他感到自己責無旁貸。

 “看來,我有必要給大家一個交代了。“他喃喃自語道,開始在電腦上敲敲打打。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數字修仙“開創者,他要用實際行動,來詮釋科學與修仙的真正關係。

 討論的浪潮,也迅速席捲了學術圈。各路專家學者紛紛站隊,引發了一場場唇槍舌戰。

 在支持者看來,林默正在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他們相信,傳統文化中那些超越時代的智慧火花,正是被科學的鏡頭所放大、凸顯的。

 “歷史上,修仙文化對人類的認知發展,可是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位人類學家慷慨陳辭,“比如'天人合一'的宏大理念,不就與當代的整體論異曲同工嗎?再比如煉丹術中蘊藏的化學原理,難道不也給現代醫藥以啟示?“

 聽到這番話,林默頻頻點頭。能夠得到這些有識之士的認可,讓他 feel到一種強烈的使命感。他暗暗發誓,一定要通過“數字修仙“的實踐,去印證那些睿智先哲的真知灼見。

 但反對的聲音同樣不容小覷。一些自詡“理性派“的學者,對林默的做法嗤之以鼻。他們堅持認為,現代科學已經徹底超越了傳統文化。而修仙,充其量只是古人的一廂情願罷了。

 “拜託,21世紀了,誰還相信'肉身成仙'那一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