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蒙恬,吾身為長城

 始皇帝給了我30萬人,要還北境安寧。光安寧還不夠,我是想,這麼多年利息也要收的。

 始皇三十二年,兵分兩路,我帶著大部人馬從上郡出發,經榆林進入河套北部,另一部分則從義渠蕭關之道進入河套南部。

 匈奴以騎兵為主,而我的人卻是步戰無敵,打起來很吃虧,怎麼打?

 最關鍵的是限制他們的速度,讓騎兵沒有足夠的衝擊距離,速度自然起不來,沒有速度的騎兵靠什麼和我打?

 我將傳統陣型打亂重編,兵車在內,步兵在外,騎兵散到外圍遊獵。

 對陣的時候,兵車在裡面,步兵在外面,整體向前推進。匈奴騎兵一衝鋒,陣型馬上變化,步兵散開,兵車將匈奴騎兵圍住,然後用箭和長槍擊殺。他們逃跑的人在我外圍騎兵的圍剿下,也很難生還。

 匈奴人應該是懵逼了,沒想到我會出兵,倉促應對之下,也沒辦法破陣。

 大秦軍隊到達哪裡,哪裡就是大秦的土地,河套之地也不例外。

 始皇三十三年,我趁勝出擊,從九原渡過黃河,攻打高闕與陶山,遣偏軍西渡黃河進入賀蘭山脈,匈奴聞風而逃,以前秦、趙兩國被搶走的土地全部收回。

 始皇三十四年,入陰山,過賀蘭山高地,於高闕、陽山、北假等地決戰匈奴。大秦鐵騎一路向北七百餘里,頭曼單于就得向後退七百里,直到退出了陰山和賀蘭山高地。

 我要那匈奴不敢縱馬過陰山,要那匈奴不敢彎弓向中原,要那匈奴聞秦而色變。

 為了強化這一地區的治理,掃清匈奴殘存的影響力,我們在這一地區設置九原郡,下面包括四十四個縣,又北遷三萬戶人家,來搞大開發,使這裡成為富庶的新秦,成為抗擊匈奴的後方基地,讓這裡也能感受到大秦帶來的安全感。

 你們說始皇帝築長城、修直道,勞財傷民,殘暴不仁,那是你不見胡人入境時,輕則傷財重則家破的慘景;那是你不見,族人在馬鞭之下,被驅趕進草原的觸目驚心。

 我見過,三十萬將士見過,邊民們見過,這長城、直道我們來修,就要讓這邊患永絕。都說最堅固的長城不是石頭,而是人心,但沒有石頭,人都沒了,還談什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