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劉曄:如果曹操父子聽我的,羅貫中就寫不出《三國演義》了

 與其說我是佐世之才,不如說我是佐曹之才,如果他們願意聽我的,這天下哪來的三分。

 曹操伐張魯,不順,想退兵,我堅決勸諫,最終拿下漢中。此時劉備剛奪得蜀地,但用的是鳩佔鵲巢的手段。

 歷來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失人心,失人心則可圖謀。

 我力勸曹操進攻劉備,攻佔漢中後蜀人都很害怕,只要進攻他們就會望風歸附,曹操不聽,雞肋而返。

 七天後,有從蜀地投降的人說蜀地人心惶惶,一日數十驚,已經到了劉備殺人也控制不住的程度。曹操又想打了,但已經晚了,以劉備、諸葛亮的手段,七天也夠蜀地人心小定。

 庖丁解牛除了熟練,最大的成功在於他找到了切入點,不僅事半功倍,而且能成。當我們猶豫徘徊的時候,就是失之交臂的時候。

 一念神魔,很可惜,眼看蜀地來了,又走了。

 勸曹吞吳

 送走了曹操,迎來了曹丕。錯過了蜀,又錯過了吳。

 關羽身死丟荊州,最大的受益者是孫權。大家都說劉備不會因為死掉的關羽和孫權開戰,我不認為。

 劉備以荊州集團去統蜀地,除了靠收買人心,武力是最重要的,要是不動兵,蜀人就會以為他老了,荊州集團外來戶的身份就容易遭到打擊,何況劉備和關羽,是君臣,也是手足,如果不發兵,劉備仁義的形象就保不住了,那是他安身立命的法寶之一。

 孫權言辭謙卑的稱臣,還送還了于禁將軍,是他終於明白曹丕是真命天子,真心依附?笑話,他是拿我們當矛又當盾。

 孫權怕死了,而且是真正的面臨死亡威脅了。劉備肯定是出兵幹他,江東豪族們估計也人心浮動,暗通款曲者不會少。

 孫劉聯盟勉強能對抗我們,如果曹劉聯盟,哪裡還有孫氏的立錐之地。好不容易遇到劉備不講理,機會可不能錯過。何況蜀地離江東遠,地盤打下來,我們吃肉,劉備喝湯。

 曹丕,你聽我一句勸,十天,孫吳就將不復存在。

 曹丕說,我不聽不聽就不聽。看到孫權的降表,曹丕說我虎軀一震,天下自然歸心。我知道他是得位不正,想要樹立仁義的形象,得到世人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