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玖遠 作品

32.Chapter 32

葉芸近來活很多, 不少年輕的女客人上門指定要葉芸替她們做衣裳。這大概歸功於前陣子葉芸整日熬到深夜所帶來的意外收穫。平時店裡大多是客人拿著布上門,指明要做什麼樣的衣裳,葉芸很少有機會將一些新奇的想法融入到客人身上。




她曾在雜誌書刊中看到過不少流行元素,習慣把一些好的想法記錄在本子上, 偶爾翻來看看, 拿著布比對研究。再加上這幾個月她在外面跑的多, 視野慢慢開闊起來, 所見所聞逐漸豐富。期間路過幾次百貨公司,她壯著膽子進去逛過,不過捨不得買那些奢侈貨,大多是抱著學習的心態, 看看那些高檔成品衣的款式面料, 這些都給了葉芸很多的靈感和啟發。




於是回到家, 她便會利用手頭的布料, 再加上店裡剩餘的邊角料, 做一些大膽的嘗試。做完了, 她穿在身上,久而久之, 她的身影成了活招牌。




二尾巷的女人們一般接觸不到太時新的樣式,不過她們追求時髦,也會互相攀比。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 筒子樓裡的女人開始關注葉芸的穿衣打扮,她要是哪天做了件款式新穎的衣裳, 隔天就會有人拿著布跑到她店裡, 指明要做跟她身上一樣的。




和張裁縫的數年如一日不同,她雖然手藝好,但做衣循規蹈矩, 平日都是根據客人的要求進行更改。然而葉芸卻不同,她總會先仔細詢問喜好、款式、長短、有沒有穿去的特殊場合。耐心聽完後再根據客人的身形、年齡、氣質,溫聲細語地給出一些意見。




她看著是內斂保守的性子,在對待服裝上卻屢屢別出心裁,創新大膽。




明明是差不多的布料,到了她手上總能翻出不同的花樣來,哪裡打褶,哪裡縫扣,哪裡繡樣,她似乎對服飾有著獨到之處。在她身上既有張裁縫細緻入微的身影,同時並存著屬於她個人的做衣風格,兩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讓她在傳統和創新之間遊刃有餘,也讓她愈發受到周圍年輕客人的青睞。




出伏以後,天氣本該涼爽,近幾日不知怎的,氣壓總是很低,像有一場暴雨而至,然而持續了好幾天都沒能降下來,空氣中溼漉漉的。




葉芸平時從裁縫店走回家,不緊不慢倒也不覺得難耐,頭一次騎著新車回來,緊張加上興奮,騎到家停好車,已是有些悶熱難受。




她抬起手鬆掉了領口的紐扣,踏著小皮鞋往樓道走。




這是她住進筒子樓裡再尋常不過的一個下午。人們陸續從單位回來,小孩寫完作業在樓下三五成群跳皮筋、玩方格,一樓住戶養的土狗搖著尾巴跑來跑去。殘陽漸落,隔著厚厚的雲層發出燻黃弔詭的微弱光線,有些像小時候村裡土影戲幕後的光,真實存在,卻在某個瞬間透出一種虛幻感。




本應徑直走向樓道的腳步,因著這層虛幻感,步伐略有停頓,葉芸側過視線向著天邊多瞧了眼。正是這一眼的遲疑,“嘩啦”一聲,從天而降的水正正好潑到她腳前,水砸在地上濺溼了她的鞋子。




周圍小孩子停下來看她,幾條土狗嚇得不停吠叫。葉芸被這不知從哪潑來的水驚得臉色驟變,她抬起頭張望了一圈,忙碌的走廊一如往日。燒飯的、掃地的、嘮嗑的,整棟樓的景象在她眼前晃動,映著天邊的魅影,像一座古怪而嶙峋的巨山。




少頃,她收回視線走入樓道。在離家還有一層的轉角,葉芸忽然停住腳步,轉過身朝另一頭走去。




她的身形款步出現在走廊,長髮挽在腦後,露出精緻秀氣的五官。白家住在樓上,葉芸卻走來這層,不免引得這層住戶的注意,直到她在呂家門前停了下來。




呂萍正彎著腰舀米,視線中感覺有道身影,她轉過頭時,葉芸安靜地立在她身後,身上是樣式新穎的素色尖角領襯衫,配上高腰格子裙,這一身裝扮將她細窄的腰線拉高收緊,溫軟窈窕的曲線牢牢鎖住人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