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同袍下水





興趣不止是最好的老師,還是最好的動力源泉。




抱著讓無數學生和自己一樣痛苦的心態,劉琰對複雜的學校建設和教育支出計算不僅沒煩躁,反而越算越開心,還哼起來揹著書包炸學校的歌謠。




就是諸葛亮聽的神色有些複雜,連點字的動作都慢了。




“軍師果然在這兒,給雲長的調令可送出去了?”




正不知道該如何說的時候,劉備突然從外面走了進來。




見劉琰開心的模樣,他不免出言打趣:“曦玉遇到什麼喜事,竟如此開心?”




“日出(五點至七點)就已經送出去了,只是駑馬不能遠行,路上也沒有驛站補充糧草,也不知關將軍到了何處,估摸著需要不少時間才能尋到,再加上人趕來也需要時日……主公不能全指望那四千精兵,還是得儘快趕往江陵才是。”




回了正事,諸葛亮又指著劉琰笑道:




“至於這位,正打算建所學校,讓諸多學子一起與她體會學習之苦呢。”




諸葛亮特地在‘苦’字上加重了音調。




可即便是這樣,劉備還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別說平民,就像是他這樣的,若非同族相助,也是沒法求學呢。




對大部分人來說,能有學校上學簡直是天大的美事,這能算什麼苦?




“丞相你說錯了,我這怎麼算讓別人跟我一起吃苦呢!”




聽諸葛亮這麼說的劉琰非常不滿,她抬頭為自己辯解:




“我只是淋過雨,要把別人的傘都撕爛而已!”




聞言,劉備與諸葛亮對視,著實有些相顧無言。




算了算了,這種事情,她開心就好。




只是聽諸葛亮提到後世糧產,劉備迅速表示他要踐行天師大將軍讓天下人痛苦學習的宗旨,主動要求學習後世文字,公費購買數套外人也能看的,準備讓下屬也學起來。




見狀,劉琰極為貼心的準備了學習套餐,隸簡對照表外加筆墨紙硯,不僅能滿足所需,日後還能對接看紀錄片。




反正有紀錄片都有字幕,只要字認識了,聽不懂音也能湊合著看。




送走了滿意離開的劉備和諸葛亮,劉琰也決定出帳透透氣。




周圍人看她的眼神極為熱烈,不過沒那麼多人圍著,那感覺和之前帶著何憫徐遠找劉備的時候也沒什麼不同,劉琰適應良好,帶著人四處轉了起來。




也不知是說曹操還是曹操到,剛回想起何憫,她就出現在劉琰面前。




何憫是來報告隊伍情況的。




經歷了蜀漢未來丞相一對一的培訓,何憫她進化了!




不需要劉琰,她就自己解決隊伍裡的各種問題,獨自處理事務長達五十三個小時,直至現在才過來,而且只是彙報,仍舊沒有問題需要劉琰處理,實在是可喜可賀——




才怪。




事實上,何憫的能力的確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短短一天內就不需要再打擾劉琰,還是有點難。




能做到這點,主要還是劉琰調走了五千兵卒,事情少了,而遠行的諸多流程又都被諸葛亮和老兵理清楚,不再出茬子,再加上如今見到那些差點連樹皮都混不上的百姓,面對劉琰的一去不復返,路上因為劉琰不自覺一視同仁而傲起來的村長們,總算是回過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