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 判刑





“行,到時候有要幫忙的你們只管開口。”




“成。”




……




五月一日是勞動節,部隊裡放了一天假。




軍嫂們放不放假則要看單位,像梁娟這樣在婦聯,或者學校上班的,五一都能當天休。但如果在供銷社、食堂這種服務行業上班的,則是輪流休息。




但總的來說,大院裡這天休假的比上班的多得多,所以葉敏和孟城請的那些人,也大多九點不到就來了。




於是這天上午,他們家除了安安,其他人都忙得團團轉。




最忙的是孟城,他除了要招呼戰友,還得忙活酒席的事。葉敏和孟崢相對輕鬆點,招呼好各自負責的客人就行。




嗯,孟崢雖然才三歲多,但他今天也是領了任務的,負責招呼跟他差不多年紀的小孩。




小傢伙愛表現,領了任務後非常積極,一上午都穿梭在孩子中間,給這個拿吃的,給那個倒水喝。




大人們看了都樂得不行,直誇孟崢懂事,還有軍嫂忍不住跟葉敏打聽平時都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其實這年頭懂事的孩子並不少見,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去周邊農場或大隊看看,多的是幾歲就下地掙工分的孩子。




但部隊規定副營級別的軍人家屬才能隨軍,家屬院裡住著的,家庭條件都不會太差。大院裡這些孩子,在老家時可能還下過地,隨軍到部隊後,估計也就每年學農的時候到過田間感受氛圍。




換句話來說,年紀大的孩子還好,大院裡年紀小的孩子,基本都沒吃過什麼苦。所以這些小孩子,大多不怎麼知事。




而且就算是大孩子,也不一定能像孟崢這樣,獨自招呼這麼多同齡孩子,還一點都不怯場。




這,才是軍嫂們真正想打聽的。




葉敏也沒藏著掖著,坦然說出自己的心得:“這事說起來其實很簡單,概括起來就三個字,多誇他。”




有軍嫂不太相信:“誇他就能管用?”




另一名軍嫂深有同感:“是啊,我家那臭小子,三天不打




就能上房揭瓦,誇他幾句他還不得上天?”




“我是覺得有些時候,打孩子不一定會比誇孩子有用,崢崢長到現在,我打他的次數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但是誇他的次數,多得我自己也數不過來。”




葉敏思索著說,“當然,有時候我也會準備一些獎勵,可能是吃的,也可能是獎狀,之前有次崢崢把堂屋掃乾淨了,我知道後手寫了一份家庭勞動模範的獎狀給他,之後他做家務特別積極,現在我們家的地基本都是他掃。”




說起孟崢掃地這事,有軍嫂立刻想起來了:“就你剛從醫院回來那天是吧?”




“對,就是那天。”




有事實依據,大家立刻信了,還有人跟葉敏打聽獎狀是什麼樣的,打算自己回去也給自家孩子整一整。




“照著學校發的獎狀畫就行,要是不會畫,可以去書店買現成的,信息自己填上去就行。”葉敏想了想說,“要是去書店沒看到賣的,實在不行,剪一朵小紅花也行。孩子做一件事,就獎勵他一朵小紅花,小紅花攢多了,可以換吃的,也可以換玩具,肯定能提高孩子的勞動積極性。”




有軍嫂聽得眼睛一亮:“這辦法好!那平時還要誇孩子嗎?”




“能多誇還是多誇,小孩子都是很敏感的,總是得不到認可,難免覺得沮喪,性格也會慢慢變得內斂,反之總能得到誇獎,自信心也會相應增加。”




說到這葉敏話音一轉:“不過每個孩子的性格不一樣,這辦法不可能百分之百適用於每一個人,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到底用什麼辦法教育孩子,得靠大家自己去摸索,我跟大家說的,也只是我個人的經驗。”




葉敏出院那天來探望過她的楊梅說:“明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嘛,我們懂。”




……




安安的滿月酒連大人帶小孩總共坐了三桌,其中孟城戰友一桌,大院鄰居一桌,葉敏同事一桌。




當然,因為人數不是剛剛好,除了孟城戰友裡有幾個未婚小夥子,葉敏同事中有兩個未婚小姑娘,其他人劃分桌子的標準不嚴格。




畢竟不管是孟城和葉敏那些已婚的戰友同事,還是兩人共同的鄰居,實際上都住在大院裡面,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不說多相熟,至少也都是認識的,按照喝酒不喝酒,大人和小孩,稍微分一分就行了。




也有人開玩笑,說要讓孟城那些未婚戰友,和葉敏那些未婚同事坐一塊,葉敏一聽臉色就變了,伸手去掐孟城後腰。




雖然在部隊,軍官找護士非常常見,但那些人走到一起,不是因為日常接觸多了自然產生感情,就是通過組織領導相的親,過程非常正式。




今天是她女兒的滿月酒,硬要把這些人湊到一起,一跟前者不沾邊,二不夠正式。




而且能開出這種玩笑的人,大多做事不過腦子,誰知道把他們安排到一起後,他會不會提出更沒眼色的提議,比如直接把其中兩個人湊作對。




湊成功了當然一切好說,可要是沒成,她女兒滿月酒都要毀了。




她絕對不能看著這種事發生!




收到媳婦給的眼神示意,孟城半開玩笑道:“那不行,今天的主角是我閨女,你們想娶媳婦回頭想辦法去,不許跟我閨女搶風頭!”




有人懟他:“既然主角是你閨女,你倒是把她抱出來給我們看看啊!”




孟城四兩撥千斤地說:“這不是還沒到時間嘛,待會開了席,都能見到,不用著急。”




他們插科打諢後,可能的風波被順利化解,沒人再提撮合未婚男女的事,自覺坐到被安排的位置上。




這時候大多數物資都是限量供應,所以酒席都辦得比較簡單,素菜多葷腥少,一桌酒席能有兩道葷菜就算不錯。




葉敏和孟城想著來的都是關係好的朋友,而且這是女兒的滿月酒,不想辦得太磕磣,就多備了兩道葷菜。




當然他們也沒太打腫臉充胖子,增加的兩道菜其中之一是爆炒肥腸,價格雖然不便宜,但因為是下水,買它不要票。




另一道是紅燒雞塊,活雞是招附近大隊的社員買的,當然,明面上不能說買,得說換。活雞換來不貴,花了四張工業券,外加六塊錢。




葷菜還有紅燒肉和紅燒魚,剩下的分別是兩道素菜,一道湯,一道涼菜,說起來菜不多,但份量都不少。




總的來說,這桌席面是很拿得出手的。




來吃酒的看到,個個笑容滿面,孟城端著酒杯,領著葉敏母女倆各桌敬酒時,大家禮金也塞得格外真心實意。




敬過酒,夫妻倆就分開坐了。




孟城端著酒杯坐到戰友中間,跟他們一起繼續喝,葉敏則坐到了未婚女同事身邊,一桌的還有幾名不喝酒的軍嫂,以及孟崢那些小夥伴。




因為這桌全是女人小孩,沒有準備酒,桌上放著的是汽水,不用跟其他桌那樣灌來灌去,所以大家吃得要快一些。




半小時不到,大家就都吃飽了,孩子們坐不住,都離桌玩去了。大人家裡有事的先回了,沒事的則留在位置上,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天。




因為今天是滿月酒,葉敏懷裡又抱著安安,所以話題基本圍繞孩子展開。葉敏見兩個未婚同事聽得百無聊賴,趁著前一個話題告一段落,低聲問她們:“最近工作忙不忙?”




其中叫秦芳的年輕姑娘說:“我們倆工作還成,不過馮愛雲最近總抱怨,說等著這陣子忙完了,她也要請長假休息。”




秦芳兩人和葉敏關係雖然不錯,但三人其實不在一個部門。




秦芳兩人都是急診的,葉敏隨軍後卻被安排進了病房,只是因為駐地衛生所規模不大,總共就骨科和急診兩個科室,所有護士加起來也不超過十個人,所以大家都相熟。




再加上葉敏隨軍前工作的江城機床廠衛生室規模更小,裡面總共就兩名醫生兩名護士,職能劃分並不明確。




她雖然是廠長女兒,但她爸在廠裡是出了名的剛正不阿,她也是出了名的不受家裡重視,所以進了衛生室後,她並沒有得到特殊待遇。




甚至因




為年紀小資歷輕,她什麼活都得幹,每天除了給人扎針,還要負責各類藥物進出盤存,給病人拿藥,以及根據醫生開出的處方準備藥水,甚至是掃地打掃衛生。




隨軍後她會被安排進藥方,考慮的也是她雖然沒在藥房工作過,但之前的工作內容跟藥房還算對口,才把她安排進去。




但因為急診科護士需要掌握的技能她也會,所以科室忙不過來的時候,會把她借調過去,所以她雖然身在藥房,卻也沒少跟急診科的人來往,科室裡的醫生護士她都很熟。




她和秦芳兩人,也是在那一次次借調中熟悉起來的。




至於秦芳口中的馮愛雲,則是葉敏在藥房的同事。藥房總共就她們兩個人,最近她生孩子休假,就只剩下馮愛雲一個人在工作。




雖然要放假的時候,所長肯定會安排人去頂班,不耽誤馮愛雲放假,但衛生所人手就那麼多,平時其他科室也忙,藥房裡估計只有馮愛雲一個人。




要是她們關係好也就算了,可她們雖然同在一個部門,年齡也差不多,但關係實在談不上和睦。




這種情況下,馮愛雲心生抱怨也很正常,葉敏絲毫不覺得意外。




但要問她心裡覺不覺得愧疚。




抱歉,一點也沒有。




因為藥房工作不忙,大多數情況下一個人也能忙得過來,所以在葉敏休假前,沒有被借調到急診科的時候,馮愛雲沒少仗著是老職工,在那乾站著,看她一個人忙活。




何況生孩子在哪個單位都是有假的,所長批她假期的時候都沒說什麼,輪不到馮愛雲有意見。




因此聽到這話後,葉敏臉色都沒變一下,語氣淡淡地說:“她可以找所長去談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