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槐序 作品

第 74 章


 有了這出插曲,劉據有些懨懨的,對微服已然興致缺缺,時間也不早,用完午食乾脆直接啟程回宮。

 劉徹好笑地望過去:“就憑一對想要攀高枝的父女,也值當你心情不好?你莫不以為朕就這般傻,連這點手段都看不透?”

 劉據目光微妙:“你不傻,但你會裝傻。”

 劉徹:……

 鉤弋父女的謀算並不精明。但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總有願意裝傻的人陪著一起演。

 劉據毫不懷疑自家父皇的智商,被這點小技倆矇在鼓裡是不可能的。彈幕所謂歷史上的情形出現,大約也是在“難得糊塗”。

 畢竟美人在懷,這種細節何必計較。

 劉據回望已然漸遠的茶寮:“那女郎有幾分姿色,不甘困於鄉野,想謀求富貴很正常。尤其他們家現今擔著茶寮買賣,見慣了形形色色的客人,自然也接觸了許許多多的豪富。

 “這份心思越來越深,也是可以理解的。若她坦蕩表現出來,或是用其他方式,我都懶得管。畢竟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就算是父皇想接入宮也無所謂。宮中后妃眾多,不差她這一個。沒有她,也會有別人。”

 劉徹:……你覺不覺得你說得太直接了點?

 確實直接。但這是劉據的真實想法。他並不在意鉤弋,也不在意劉弗陵。

 劉徹神色複雜:“你怎知他們的心思只是對朕?那老漢請求時,是對你我跪拜,言辭中說的是二位客官。”

 劉據:???

 什麼意思,莫非還能是他,他覺得自家父皇瘋了。

 “我才十歲,算虛歲也才十一。那女郎看起來比我大四五歲。我明顯就是個順帶的。加上我,才不會讓他們的目的顯得那麼赤/裸。”

 劉徹一嗤:“四五歲而已,朕與那女郎差得豈非更多?”

 “這怎麼一樣!”

 就像彈幕說所言,十八歲可以對八十歲,但十八歲不能對八歲。老牛吃嫩草只是說出去不好聽,但戀童癖、對未成年下手,那是沒人性!

 就算大漢成婚早,他這年齡也小了點啊。

 劉徹失笑:“你現在是不合適,但不代表過幾年不合適。她可以藉此機會以婢女之身跟在你身邊,還能照顧你,與你培養幾分情誼。待過上幾年,你長大通人事,令她伺候便也順理成章。

 “你可瞧見旁邊桌那對兄妹?聽那妹妹言談,老漢父女故弄玄虛的說辭也是同他們說過的。那少年比老漢女兒也略小一些。


 “然而觀其餘客人,有與之年歲更相符的,卻似乎並不知這回事。可見他們挑人挑的並非年齡,而是身份。

 “我們即便未曾暴露身份,亦可猜得出不凡。那對兄妹應當也是官宦之家,且家中長輩官職不低,只不知是哪位愛卿家中子女。”

 劉據:!!!

 他震住了,卻又覺得劉徹說得對。他身份高,有這機會自然要抓緊,先跟著他,等他長大。這……這很有可能!

 劉據睜大眼睛,感覺莫名其妙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劉徹挑眉:你既沒看出這點,為何還這般生氣?

 ?時槐序提醒您《大漢第一太子》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劉據無語:“我不高興是因為他用方士做藉口。”

 方士……

 劉徹動作一頓,瞬間心虛地移開視線。

 說到這點,不得不提個“前因”。

 鑑於劉據“奇遇”留下的“頭痛”病症,劉徹廣尋天下有能方士。這些年也找到幾個。兩年前,有位方士“術法”不錯,還獻上“丹藥”,言可治疑難病症,延年益壽。

 為保險起見,劉徹特意用銀針試毒,又找人親自服用,等待數日,全都無事。這才將劉據叫來,想讓方士為劉據看診,希望通過方士丹藥或術法之力解決其頭痛之症。

 誰知劉據看到丹藥,整個人都不好了,怒火沖天,暴跳如雷,各種訴說丹藥的害處。可這明明是劉徹用各種方法試過的,怎會有害?

 方士亦是據理力爭。

 劉據當下讓侍衛按住他,直接將丹藥喂到他嘴裡,並讓人盯著他日日服用。不過數月,那人便沉痾在床,形容枯槁,再無回天之力。

 想到此,劉徹至今心有餘悸,不敢想象,若彼時劉據真吃了,會怎麼樣。因此每每提到此事,劉徹都很是心虛。

 差一點,他差一點就害死了劉據。

 膽大包天的方士,竟敢騙他!彼時劉徹怒不可遏,卻也只覺得是這個方士不好,並非天下方士都是“假”的。

 劉據費了許多力氣,都沒能把他的迷信思想徹底轉變過來,只能用迷信對抗迷信。

 言說仙人之術不能在凡間使用,所謂“術法”皆是方士裝神弄鬼,打著神明幌子欺詐他人的把戲,還藉著自己是真正見識過“仙境”之人,說的話最有信服度的理由,將尋來的方士全部接手過去。

 破除迷信,尋求科學真理之路已經如


此任重道遠,劉據怎容別人在他眼皮子底下又借方士之名,以玄學之道故弄玄虛,謀求自身私慾?尤其還是對著他父皇。